只賣好果,爛果、次果用來生產葉面肥,變廢為寶,1萬斤差果變成8噸酵素,收獲了喜悅,保證了品質 。
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全旺鎮的高老莊家庭農場種植火龍果85畝,共2萬余株,年產30萬斤。下半年是火龍果采摘旺季,每年從7月份開始,20元一斤的紅心火龍果就會供不應求。為何這里的水果如此暢銷?最近,記者來到農場一探究竟。
疏果,提升品質
“老李,10月下旬我們打算開個同學會,你們那邊能安排嗎?”記者來到高老莊家庭農場,看到農場主李仁廣夫婦忙得不亦樂乎,各種購銷電話不斷。在火龍果大棚里,李仁廣的愛人朱美君正在疏果,她摘掉所有爛果、次果,只留下好果。
“次果可以賤賣,何必摘除呢?”李仁廣的做法,同行們認為劃不來,“老李還是農民樣,不夠精明。”面對大家的不解,“死心眼”的李仁廣不為所動,他認準一個理:只賣好果。
游客采摘,農場主也采摘,一個收獲了喜悅,一個保證了品質。“人實誠、不欺客,水果質量有保證。”品質外揚,許多杭州、義烏的游客,點名就來高老莊。截至去年9月底,火龍果就給農場帶來了100多萬元收入,更可喜的是,外市游客人數竟有趕超本地游客的勢頭。
酵素,變廢為寶
廢棄果子怎么處理?做罐頭吧,夫妻倆對不住自己良心;就地掩埋,又顯得大材小用。怎么辦?李仁廣把目光投向了酵素。
酵素,也稱酶,具有催化功能。“口水中的酵素助消化,洗潔精里的酵素可去污,酵素還是非常好的葉面肥呢。”葉子上施肥,這在本地可是新鮮事,可李仁廣就是這么干的。“往爛果、次果里放入紅糖,再對一定量的水,密封保存,一段時間后,就會產生酵素菌。”于是,每年1萬斤棄果變成了8噸酵素。
“這些火龍果的色澤都非常飽滿。”李仁廣指著大棚里的火龍果告訴記者,葉面噴灑酵素,半年就出成效了,“枯葉少了,綠葉多了,枝更密了,果實顏色更鮮艷了。”李仁廣噴灑酵素的方法也很獨特。“一般人都會直接朝著葉面噴,而我則是往大棚空隙處噴。”原來,酵素除了促進植物生長,還能降解甲醛等有害氣體。這樣一來,高老莊的大棚里,刺鼻的塑料味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微酸的清香。著眼細節,游客們采摘更放心了。
生態,產品放心
在李仁廣眼里,農場就是一塊寶,要像孩子一樣護著。一直以來,李仁廣都遵循著“少打農藥、不施化肥”的理念。
李仁廣每天都要花上三五個小時,進行田間管理。細心栽培,加之酵素使用,使植物抗病蟲害能力不斷增強,對農藥的需求持續降低。“農場里的任何水果,我們都敢進行農藥殘留檢測。”李仁廣自信地說。
在肥料的選取上,李仁廣也嚴格把關。在高老莊,幾乎看不到化肥,農家肥和制作酵素的果渣成為最主要的肥料。合理施肥兩年后,農場土壤質量有了大改善,“板結的土質變得松軟,留得住水和肥,更適合植物生長。”
“疏果—酵素—農肥”,構成了一個新循環,保證了品質,實現了生態,做到了放心,贏得了口碑,帶來了財富。李仁廣告訴記者,下一步,他打算把農場的枯枝爛葉收集起來,制作環保酵素,真正實現農場的生態循環。
(吳偉綱 方 峰)
摘自《今日衢江》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