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防蟲網覆蓋栽培技術是一種物理防治方法,通過構建人工隔離屏障,將害蟲“拒之門外”。在農作物病蟲害盛發的夏秋季,使用這種防治手段,有利于減少農藥使用量,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1. 蔬菜防蟲網的原理
防蟲網以優質聚乙烯為原料,添加了防老化、抗紫外線等化學助劑,經拉絲織造而成,形似窗紗,具有抗拉、抗熱、耐水、耐腐蝕、無毒無味等特點,收藏輕便,正確保管壽命可達3?5年。蔬菜防蟲網覆蓋栽培可通過覆蓋在棚架上構建人工隔離屏障,將害蟲拒之網外,切斷害蟲繁殖途徑,有效控制各類害蟲的傳播以及預防病毒傳播的危害,大幅度減少農藥使用量,是一種新型、簡便、科學、有效的防蟲措施。
2. 防蟲網的規格
目前生產上應用的主要有3類,可滿足不同蔬菜品種對光照的要求和忌避害蟲的需要。一是銀灰色或鋁箔條防蟲網,其避蚜效果好,同時可降低棚內溫度。二是白色防蟲網,其透光率較銀灰色更好,使用較普遍,但夏季棚內溫度略高于露地,適用于大多數喜光蔬菜栽培。三是黑色防蟲網,其遮陽降溫效果好。目數代表防蟲網孔徑大小,目數過少,網眼大,起不到應有的防蟲效果;目數過多,網眼小,會增加棚內溫度及生產成本。夏秋大棚覆蓋防蟲網以18~25目銀灰色最為適宜。
3. 防蟲網的應用范圍
①葉菜類:小白菜、夏大白菜、早豌豆苗、早菠菜生產周期短,露地栽培害蟲多,農藥污染重,采用防蟲網覆蓋后,整個生長期可不噴灑農藥。
②茄果類、瓜類:應用防蟲網覆蓋栽培秋青椒、秋番茄、秋西瓜、可控制抗性害蟲危害,抑制病毒病發生。
③秋菜育苗:秋花菜、秋包菜育苗季節常受高溫、暴雨、害蟲影響,應用防蟲網覆蓋,可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節省農藥。
4. 防蟲網覆蓋形式
①大棚覆蓋。即利用已有的大棚骨架覆蓋防蟲網,實行全封閉覆蓋,又可分為單個大棚覆蓋和2~4個大棚連續覆蓋。四周用土或磚壓嚴壓實,留正門揭蓋,方便出入。
②浮面覆蓋。即在夏秋菜播種或定植后,把防蟲網直接覆蓋在畦面或作物上,待齊苗或定植苗移栽成活后即揭除。如防蟲網內增覆地膜,同時防蟲網上增覆兩層遮陽網,其抵御突發性自然災害的效果更佳。
③小拱棚覆蓋。以鋼筋或竹片彎成拱棚于大田畦面,防蟲網全封閉覆蓋于拱架頂上,四周壓實,覆蓋前進行除草和土壤消毒。小拱棚通常棚寬不超過2米,棚高為40~60厘米。這種方法特別適合在沒有鋼管大棚的地區推廣,同樣起到防蟲保菜的作用。
④立柱式平頂覆蓋。將3~5畝的一塊田,以水泥桿為支柱,全部用防蟲網覆蓋起來。這種網室面積大,四周操作可在網室內進行,節省網和網架。
5. 使用技術要點
①實行全程覆蓋,防蟲網遮光不多,不需日揭夜蓋或晴蓋陰揭。一般風力不用壓網線,如遇5~6級大風,需拉上壓網線,防止被風吹開。如確需變換覆蓋方式,則應在高溫、少雨、多風或強臺風頻發的夏秋天采用全網覆蓋栽培;在梅雨季節或連續陰雨天氣采用網膜覆蓋栽培。
②覆蓋前進行土壤消毒和化學除草。這是防蟲網覆蓋栽培的重要配套措施。一定要殺死殘留在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蟲、阻斷害蟲傳播和途徑。播種前土壤處理,每畝用5%丁硫克百威顆粒劑4斤撒施,或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對土表噴霧,施藥后淺翻蓋土以防藥物光解。防治土傳病害,可用綠亨1號99%惡霉靈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綠亨2號80%多福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對土表噴霧。
③夏季控濕排水。使用防蟲網,整個生育期實行覆蓋,但夏季網棚內易受高溫高濕的影響,在地下水位較高、雨水較多的地區,需要采用深溝高廂栽培,以利于排灌,并保持適當的濕度,營造防止病蟲害發生的環境。夏天澆水應在太陽升起前或落山后,水分應掌握寧可干一點,不要太濕,否則易誘發爛菜。在氣溫特別高時,要調控網內濕度,如適當增加供水次數,以保持適宜的濕度,以濕降溫。
④進出大棚要將棚門關閉嚴密,防止害蟲特別是蚜蟲乘虛而入,傳播病毒病。在進行農事操作(如嫁接、整枝、打杈、摘心)時,應事先對有關器物進行消毒,防止病菌、病毒從傷口侵入,確保防蟲網的使用效果。
(曹滌環)
摘自《農家科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