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我國2/5土地的草原,是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對于維護我國生態安全、減緩全球氣候變化、保護地球家園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豐富復雜的自然條件,孕育著多種多樣的草原動植物,種類極其豐富。據統計,天然草原上分布的野生植物有15000種,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約在2000種以上;繁衍的野生動物達2000多種,其中有1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0多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為了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國成立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制定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并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作為約束性指標寫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近年來,國家大力實施草原生態保護建設重大工程,通過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草原治理、巖溶地區草地治理和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不斷加大對退化、沙化、石漠化草原和陡坡地等生態脆弱區草地的治理力度,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2015年,全國草原植被綜合蓋度達到54%,重大生態工程區草原植被蓋度比非工程區平均高出11個百分點,草原生態總體向好。
(劉 峰)
摘自《中國畜牧獸醫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