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移走貧困這座山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13年里,鄧迎香帶領村民們用鋼釬、錘子鑿出了一條216米長的山中隧道,那是將閉塞的小山村連通山外世界的希望之路,她因此被譽為當代“女愚公”??舌囉銋s直言,自己以前都不清楚“愚公”是誰,她只知道,要用自己的雙手擺脫受困于大山的命運。

  用雙手打通山外世界

  貴州省羅甸縣郝日鎮董架鄉麻懷村坐落于大山深處,村人祖祖輩輩出山得手腳并用,最少要走兩個半小時。山路陡峭險峻,一磚一瓦都得靠肩扛馬馱運進去,不知摔死了多少馱貨的牛馬。大山成了一座屏障,擋住了麻懷村人出山的腳步,也把村里孩子的上學年齡推遲到了10歲。

  在鄧迎香眼里,山里人活得難,最苦的還是孩子們。要上學,每天光來回就要在山路上耽擱4個多小時,去了學校,累得直打瞌睡。鄧迎香沒多少文化,只上過幾天村里的掃盲班,但她深知,如果沒知識,連地都種不好。要讓村里娃娃讀好書,就得換一種活法!

  1999年,借著國家計劃給麻懷村通電的東風,村里決定以廣山坡半山腰上一個40多米長的溶洞為突破口,挖出一條隧道來。于是,包括鄧迎香和丈夫在內的翁井組27戶人家全部出動,每戶集資15元購買鐵錘、洋鎬和照明用的煤油、蠟燭等物資。就這樣,村民們在沒有任何技術人員、資金和專用工具的情況下,自發組織起了挖洞隊伍。

  溶洞狹窄,施工的村民只能一個緊挨著一個匍匐進洞,用鋼釬、鐵錘一點一點掘土刨石。鑿一陣子,村民們再緊挨著盤坐在地,用雙手把鑿下的巖石、泥塊一捧一捧地接力往洞外傳遞。鄧迎香和男人一樣出工出力,每天累得直不起腰,走不動路,晚上回到家,連吃飯的力氣都沒有了。每當身邊和她一起挖洞的村民想休息時,她就鼓勵大家,“寧可慢慢做也不要停,好歹有進展”。

  14個多月后,隧道終于打通了。雖然隧洞最窄的地方只能過一個人、一匹馬,最低處人還得趴著過,但這個小小的通道對封閉已久的麻懷村來說意義重大,它讓常年閉塞的山里人看到了光明和希望。隧洞打通后,電線拉進了山村,村民們從此過上了有電的生活。

  11年后再拓洞

  2010年國慶節,鄧迎香的女兒回麻懷村結婚?;槎Y當天,迎親的車隊開不進村,一行人只能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隧洞中穿行。狹小的隧洞不停地滲水,泥水沒過小腿,婚紗變得污跡斑斑。女兒狼狽的婚禮深深刺痛了鄧迎香,她決心:一定要把隧洞再拓高、拓寬,要像真正的隧道一樣,能通汽車!

  做通村民工作后,在縣鄉政府的幫助下,鄧迎香和丈夫帶著麻懷村的村民又開始了第二次挖山拓洞。這時距第一次打通溶洞已經過了11年。

  丈夫身體不好,帶領村民拓洞的重任就全落在了鄧迎香肩上,前線、后勤都要她操持。她四處去“跑”錢,跑來錢就購買拖拉機、空壓機、電動機等拓洞工具。為了安全,鄧迎香負責守夜管理炸材,每天凌晨5點鐘才能回家。在鄧迎香的感染下,不少麻懷村的年輕人放棄了外出打工,鄰村的青壯年也加入了進來,大家一條心地撲在拓洞這件事上。

  2011年8月16日,216米長的麻懷隧道終于順利通車,麻懷村及其周圍村莊數千名村民出行問題真正得到了解決,以前翻山越嶺幾小時,現在開車僅需幾分鐘。

  移走貧困這座山

  今日的麻懷村,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通村公路修起來了,新房蓋起來了,很多人家都用上了摩托車、農用車甚至小汽車,村里的山貨被賣到山外,不少人家還娶上了外來的媳婦……

  2014年,鄧迎香當選為麻懷村委會主任,又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F在,鄧主任又有了新的重任,她要帶領麻懷村人走出一條多元化的致富路。她鼓勵村民們進行土地流轉,成立了種植專業合作社。不僅種起了鐵皮石斛和巖黃連等中藥材,還制定了肉牛、綠殼蛋雞、果樹的產業發展規劃。雖然沒多少文化,鄧迎香卻深知科學發展的重要性,既要發展經濟,還不能破壞生態。

  此外,鄧迎香還說服了十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資助貧困學生的草根助學基金會,她要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學好本領改變山村面貌。6年里,麻懷村已經走出了15名大學生,每每想起,這最讓鄧迎香欣慰:只有移走貧困這座山,山村才有未來。

  (王    婕)

  摘自《中國婦女》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