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善良是可以傳承的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一

  1939年深秋的一天,河北滄州市南大港三分區的劉戰岐在地里干活時,發現不遠處有個不到10歲的男孩,男孩穿著又破又爛的衣服,旁邊還有一個乞討的布袋。看到孩子凍得瑟瑟發抖,劉戰岐連忙將自己的棉襖脫下來裹在孩子身上,順便詢問他父母在哪里。不料,男孩竟是個啞巴。除了臟污的小臉上兩道淚淌也淌不完,嘴里只發出“嗚嗚哇哇”的聲音。見狀,劉戰岐心頭不忍,嘆了口氣,把孩子帶回家。

  看到這個孩子真的沒有父母家人,劉戰岐和妻子合計,不如就把他留下,權當多養了一個孩子。

  做出這個決定,劉戰岐和妻子也是橫下了一條心。那個年代,缺衣少食,他們夫婦已有4個女兒,光景本就捉襟見肘。此時突然多了一個孩子,生活負擔自然會加重。怕男孩心里不安,每頓飯他們都讓孩子們先吃,管飽了吃,他們夫婦最后拿筷子,剩下多少,吃多少。被收養的孩子也記情,對養父母比他們的親生女兒都上心,養父干什么,他都搶著干。劉戰岐的4個女兒看到這個收養的兄弟實誠懂事,也漸漸玩耍到一處了,這個貧窮的農家小院里經常回蕩著歡聲笑語。

  歲月荏苒,劉戰歧的4個女兒先后出嫁,兒子小劉因為殘疾一直沒成家。

  1960~1961年,劉戰歧和老伴相繼謝世。在養父母的晚年,小劉盡一個兒子最大的能力照顧著兩位老人。四鄰無不感慨:小劉命好,遇到了劉戰岐夫婦;劉戰岐夫婦好人有好報,撿了這么一個孝順的兒子!

  二

  二老走后,偌大的家里只剩下小劉一個人。小劉并不覺得孤獨,不管養父母在不在,這里都是他的家!然而,有個人卻為他牽腸掛肚,這個人就是劉戰岐最小的女兒劉連云。

  小的時候,小劉對這個最小的妹妹最為疼愛,劉連云和哥哥的感情最好。想著如今哥哥形單影只一個人,劉連云心里不是滋味。她和丈夫李義德商量:“讓哥跟咱一起過吧!”李義德開始頗為躊躇,說:“咱們現在孩子都小,接來你哥,就意味著咱要給他養老送終,你可要想好了。”劉連云理解丈夫的顧慮,但還是斬釘截鐵地說:“我想好了,雖然我們沒有血緣,可哥能給爸媽養老送終,我們為什么不能給他養老?我苦點累點沒關系。”面對妻子的真情,老實厚道的李義德沒再反對。

  家里日子不寬裕,李義德四處攬活,小劉干完地里的農活,就左右不離跟著李義德給人打井、修房子,就像當年跟著養父那樣。小劉來到這個家后,劉連云一家覺得非但沒受拖累,生活反而更有奔頭了。

  三

  時光不疾不徐地流淌著,小劉也變成了老劉。2002年,先是李義德去世;后來,劉連云不慎摔壞了胯骨后行動遲滯,沒能力再繼續照顧她的老劉哥了,因自己要靠孩子們照顧,再把老劉哥托付給孩子的話,孩子們的負擔實在太重……最終,養老院似乎是個不得不做的選擇。

  她和老劉哥商量好了,便召集孩子們宣布這個決定,誰知“養老院”3個字剛說出口,劉連云的5個兒子立刻反對:“媽,不能送舅舅去養老院,他本來就不會說話,去了那里更不習慣。媽,您別發愁,我們來養舅舅。”這話讓劉連云悲喜交集:雖說給孩子們添了麻煩,但心里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從小到大,劉連云的5個兒子知道舅舅為他們這個家付出了多少,也見慣了父母對舅舅的愛。這5個孩子,幾乎算是舅舅帶大的。劉連云的二兒子打小身體就不好,是舅舅到處求醫問藥,最終討來偏方,給他挖草藥熬了一個月湯藥;劉連云小兒子半夜發燒,是舅舅連夜把醫生請到家……往事點點滴滴,他們一家人不離不棄,同甘共苦,孩子們早就把老劉當成了自己的親舅舅。從父母漸漸上了年紀,他們就已商量好,一定讓3位老人晚年生活無憂無慮。5個孩子決定接走舅舅。老大說,他家孩子大了,家里清凈;老二說自己的命是舅舅救下的,從小他就決定給舅舅養老送終……笑意映在老劉的臉上,那是溫暖欣慰的笑,內心深處卻也不安,自己這把老骨頭到孩子們家里不是給人添麻煩嗎?老劉的擔心劉連云心知肚明,于是她拿出方案:輪流住,這樣每家的負擔也不至于太重。

  就這樣,老劉開始在5個外甥家里輪流生活,其實說是輪流住,誰家做了好吃的,總少不了給舅舅送;舅舅去了誰家,別家的也總隔三差五地去探望……5兄弟的仁義孝順成了當地一段佳話。

  從1939年至今,老劉與他的家人一起生活了77年。人們感嘆這緣分的同時,也贊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善良就是這樣在血脈中傳承的。

  (高小寶)

  摘自《品讀》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