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冰雪凍災后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措施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冬季氣候變化較大,易形成災害。遭遇冰雪凍災后,農作物生長受損,抵抗力下降,加上冰凍造成的直接傷害,易受病害侵染。并且災害天氣過后濕度較大,如氣溫回升較快,則利于多種疫病的發生和加重。而果樹受凍修剪后會萌發大量枝梢嫩葉,易造成煤煙病、炭疽病、瘡痂病、葉斑病、蚜蟲、粉虱、螨類等病蟲害的發生、流行。

  具體防治措施

  (一)葉菜類蔬菜

  1. 做好育苗地的防寒保暖工作。

  2. 及時開溝排除凍水,確保排水通暢,防漬,清除凍死的植株,適時灌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菜地撒施草木灰或谷殼,覆蓋適量稻草或畜禽糞,以保溫防凍,促進生長。

  3. 控氮。幼苗期適當減少氮肥用量,切忌偏施氮肥,以免植株生長幼嫩,抗寒力差。追肥要早,以促進菜苗健壯。低溫前不施速效氮肥,可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1~2次,以增強抗寒、抗病蟲能力。

  4. 施藥防治。如噴施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可防治黑腐病、軟腐病等細菌性病害;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可防治白粉病、黑腐病、炭疽病等病害;噴施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誘抗劑提高植株免疫力。

  (二)瓜果類蔬菜

  冬季瓜果類蔬菜主要是指種植的過冬辣椒、茄子和番茄等。除了可參照葉菜類蔬菜在選擇灌水、控氮等措施以外,應在各植株根際周圍覆蓋稻草或雜草,茄子也可用稻草進行主桿包扎或全株覆蓋;結合中耕進行培土,盡量把泥覆蓋根基部,既疏松了土壤,又可保護根系;另還應增施磷鉀肥或鈣鎂肥,以增強植株抗寒和抗病蟲能力,噴施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誘抗劑提高植株免疫力。

  (三)果樹

  果樹受凍害后,可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藥劑噴施葉面,并用波爾多液涂刷樹皮、傷口,在新梢萌發時再用藥1次,防止病菌入侵。天晴氣溫回升后,及時噴灑咪鮮胺、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預防。未收果的應盡快采收,確因市場原因不能立即采收的要迅速摘除腐爛果,然后噴咪鮮胺、噻菌靈等藥劑,以減少落果損失;已采收的樹則在結束霜凍后剪除樹冠外圍少量受凍枝葉,盡快噴灑殺菌劑1~2次,防止感病。及時清除果園地面的枯枝落葉、爛果、落果,防止病害蔓延感染。

  萌芽前全園噴灑石硫合劑防治病蟲害,柑橘等常綠果樹用45%石硫合劑結晶300~400倍液,梨等落葉果樹用45%石硫合劑結晶180~260倍液;萌芽時噴施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誘抗劑提高植株免疫力;進入生長季節后加強新梢的病蟲害防治和抹芽、摘心、夏季修剪等工作,使受凍害后的果樹盡快恢復正常生長。

  香蕉:1. 葉片已干枯而其心葉未死的,割除所有枯葉和葉鞘,并清出園外。一方面可促進香蕉樹恢復生長,另一方面可減少病蟲源。2. 根據情況,選擇是否留芽或重新種植,寒害后立即松土、培土和施肥,減輕為害。3. 及時噴藥防治病蟲害。蕉樹寒害后會導致蚜蟲危害,尤其在吸芽處發生較多,危害較大,還容易導致束頂病流行。因此當蕉樹恢復生長后,除及時除芽外,特別要注意噴藥防治蚜蟲,可選用50%避蚜霧可濕性粉劑噴殺。根據蚜蟲繁殖情況,一般每隔2?3周噴霧1次。防治象鼻蟲,每株用95%敵百蟲結晶100?200毫升灌在把頭丫處,或直接用敵百蟲結晶少量放于葉丫處。防治葉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粉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粉劑600倍液防治。

  柑橘:采取樹干刷白、培肥增溫、搭棚或包草、凍前灌水、熏煙防凍、樹冠噴抑蒸保溫劑、搖雪等防凍措施,減輕凍害。凍害后采取摘葉、剪枝、松土增溫、灌水還陽、清除積雪、固定傷枝、合理施肥疏花、枝干涂白等護理措施盡快恢復樹勢,提高抗性。萌芽前噴藥清園一次,全園噴45%結晶石硫合劑200倍液。受凍害柑橘樹容易發生炭疽病、樹脂病,應及時選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等進行防治。同時,要特別注意防治蚜蟲、鳳蝶、卷葉蟲、螨類、潛葉蛾等害蟲為害,促使新梢和嫩葉正常生長。

  芒果:及時摘除受凍花穗、花序。將凍害嚴重的花序從基部摘除,促進花穗再生。低溫陰雨后濕度較大,加上氣溫回升有利于白粉病、炭疽病、流膠病等的流行發生,可用25%咪鮮胺8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600倍液噴施防治。

  (四)甘蔗

  1. 霜凍后及時處理受害嚴重的甘蔗,盡快搶收搶榨,減少損失,及時清理病蟲殘株,減少來年病蟲源。

  2. 對宿根蔗及時清除凍死蔗苗,全面追施一次腐熟的有機肥和尿素及磷、鉀肥,促進其恢復生長,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

  摘自中國農業信息網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