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處理后的雞糞可放心施用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前不久,我國首部關于有機肥料中抗生素殘留檢測方法國家標準發布,網絡一度傳言雞糞因抗生素殘留,其作為有機肥料恐將遭到淘汰。對此,業內專家表示——

  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的《有機肥料中土霉素、四環素、金霉素與強力霉素的含量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GB/T32951-2016)》(文中簡稱《高效液相色譜法》)將于2017年3月1日起實施。作為我國首部關于有機肥料中抗生素殘留檢測方法的國家標準,一經發布即引起業內的廣泛關注。一時間,網絡中關于雞糞有機肥恐將遭到淘汰的消息傳播開來。那么,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帶著疑問,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未腐熟確有風險

  “地靠糞養、苗靠糞長。”雞糞是有機肥的重要原材料,具有養分含量高、養分全面、肥效快的優點。雞糞有機肥一般作為蔬菜果樹等經濟作物的基肥使用,可有效提高農作物品質,改良土壤結構。

  雞糞未經腐熟直接施入田里的確有一定的風險。糞便中含有大腸桿菌、寄生蟲和其他有害病菌,進入土壤容易滋生作物病蟲害。腐熟不徹底的雞糞在田間二次發酵,不僅會產生熱量和有害氣體,造成作物燒根燒苗,還會消耗土壤中的氧氣,導致土壤暫時性缺氧。此外,雞糞偏酸性,會加劇土壤酸化,導致作物病害。

  相較于豬糞、牛糞等畜禽糞便,雞糞中的抗生素和重金屬含量往往較高。“抗生素主要來源于飼料。由于雞的養殖密度大,防疫要求高,在畜禽中抗生素使用量相對較大,加之雞的消化道短,極少數養殖場在飼料中添加的抗生素,更容易通過糞便排出。”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張玉華表示。

  雞糞并非都含抗生素

  近年來,隨著有機肥使用量的不斷增加,極少數規模養殖場排放的畜禽糞便未經處理即作為有機肥使用而造成的抗生素污染受到專家關注。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有機肥分會副秘書長黃曉華告訴記者:“抗生素進入土壤會殺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壞土壤微生物體系,降低土壤活性。”

  “當然,并不能簡單地認為雞糞中抗生素含量就一定高。”多位專家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問題在于飼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添加量多少,添加量大就含量高,添加量小就含量低。大多數養殖場的抗生素使用符合國家要求,而農民散養的畜禽則極少使用抗生素。因此,從這個層面看,推斷雞糞做有機肥將淘汰的消息是不恰當的。”

  檢測方法非強制標準

  《高效液相色譜法》究竟是什么?《高效液相色譜法》起草專家、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聰解釋道:“這是為有機肥測定土霉素、四環素、金霉素與強力霉素的含量提供標準化的測定方法,是推薦性國家標準,不是強制性標準。”黃曉華也認為:“從本質上講,這是為畜禽糞便加工企業優化處理工藝提供的檢測技術手段,不是肥料市場的準入或執法標準。”

  商照聰介紹,目前,我國有機肥行業標準中并沒有關于抗生素的指標。黃曉華也表示,《高效液相色譜法》的主要意義在于為規范有機肥行業的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提供技術支撐。

  可見,未經處理而直接使用畜禽糞便作為肥料的確存在著風險,但是說雞糞有機肥會遭到淘汰,真的是夸大其詞。

  處理后可實現降解

  事實上,即使雞糞中含有抗生素,也可以通過工業手段實現降解。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季介紹,工業化生產的商品有機肥利用堆肥化處理工藝(主要是好氧堆肥),經過高溫、發酵,基本上可以降解雞糞中60%~70%的抗生素,達到無害化處理的要求。

  好氧堆肥處理過程中,往往會添加調理劑來調節堆肥效果,比如鋸末、稻草、秸稈等,增加含碳量。另外,通過加入嗜熱菌劑等微生物菌劑也可顯著提高堆體溫度,延長高溫持續的時間,明顯降低糞便中抗生素含量。

  農民應該如何應對?商照聰表示,如果使用的只是家里散養畜禽的少量糞便,則無須擔心這一問題,通過堆漚等手段將糞便制成農家肥即可,因為散養畜禽極少使用抗生素飼料添加劑。

  “但是,農民普通的堆漚方法很難實現抗生素的有效降解,即使降解了一部分,糞便還有無法降解的重金屬和鹽分。”商照聰提醒道,“養殖場糞便應直接供給有機肥加工廠,農民最好不要直接購買規模養殖場的糞污,而應從市場上購買合格的商品有機肥使用。”(劉振遠)

  摘自《農民日報》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