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正式發布,涵蓋了農村改革、農業生產、扶貧開發、農民生活等方方面面內容,是未來五年我國農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十三五”規劃的現代農業什么樣,農民能獲得哪些實惠?請看——
農村改革
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
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力爭2018年底基本完成。在有條件的地方穩妥推進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有償退出試點。
推進集體資產股份化
有序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到2020年基本完成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健全非經營性資產集體統一運行管護機制。
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探索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生態修復保護、突出問題治理、循環農業發展等模式。
創業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到“十三五”末,實現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一遍。鼓勵農民采取“半農半讀”等方式就近就地接受職業教育。
鼓勵創業創新
鼓勵發展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強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聯農帶農激勵機制,帶動農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帶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開拓市場。
實施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行動計劃,開展百萬鄉村旅游創客行動。
生產
推進農機深耕深松作業
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將15.46億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落地到戶、上圖入庫,實施最嚴格的特殊保護。優先在永久基本農田上劃定和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
推進農機深耕深松作業,力爭糧食主產區年度深耕深松整地面積達到30%左右。
信息化
推進信息進村入戶
力爭到2020年農業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比例達到17%,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2%,信息進村入戶村級信息服務站覆蓋率達到80%。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農業新型業態,到“十三五”末農產品網上零售額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
生活
改善基礎設施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提高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保障,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實現城鄉電力公共服務一體化。
實施鄉村清潔工程,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改善垃圾、污水收集處理和防洪排澇設施條件。
完善公共服務
加快農村教育、衛生計生、社保、文化等事業發展,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建立城鄉統籌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
扶貧
精準培育特色產業
到2020年,貧困縣初步形成優勢特色產業體系,貧困鄉鎮、貧困村特色產業增加值顯著提升,每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掌握1~2項實用技術。
探索資產收益扶貧
通過財政涉農資金投入設施農業、養殖、光伏、水電、鄉村旅游等項目形成的資產折股量化以及土地托管、吸引土地經營權入股等方式,讓貧困戶分享更多資產收益。
加大扶貧小額信貸、扶貧貼息貸款政策實施力度。
生態
嚴格保護耕地
力爭到“十三五”末全國耕地質量提升0.5個等級(別)以上。
加強林業和濕地資源保護,確保“十三五”末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達到165億立方米。
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力爭到“十三五”末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0%以上,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以上。
摘自《農民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