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全國農機深松整地作業實施區域與機具選擇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為進一步加快推動農機深松整地技術在全國適宜區域的推廣應用,農業部辦公廳最近印發了《全國農機深松整地作業實施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穼χ笇枷肱c發展目標、實施區域與機具選擇、技術要求、年度實施計劃、保障措施等都做出了明確要求。

  農機深松整地是指以打破犁底層為目的,通過拖拉機牽引松土機械,在不打亂原有土層結構的情況下松動土壤的一種機械化整地技術。實施農機深松整地作業,可以打破堅硬的犁底層,加深耕層,還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通透性,從而增強土壤蓄水保墑和抗旱防澇能力,有利于作物生長發育和提高產量。

  一、目標和保障措施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全國每年農機深松整地作業面積超過1.5億,作業質量符合農業行業標準《深松機作業質量》(NY/T2845-2015)。其中:2016年全國規劃實施農機深松整地1.5億畝,2017年全國規劃實施農機深松整地1.65億畝,2018、2019、2020年全國規劃實施農機深松整地均為1.9億畝。力爭到2020年,全國適宜的耕地全部深松一遍,然后進入深松適宜周期的良性循環。

  為完成《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農業部強調,要在深松機具補貼和作業補助上加強引導。發展深松機具,統籌使用好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將大馬力拖拉機及深松整地機械列為重點補貼機型,滿足農民購買需求;開展作業補助,各地可從中央財政下達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額度用于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試點,提高農民積極性。

  二、作業實施區域

  我國適宜農機深松整地作業的耕地面積約為5.74億畝,主要分布在東北一熟區、黃淮海兩熟區、長城沿線風沙區、西北黃土高原區、西北綠洲農業區、南方旱田種植區、南方甘蔗區等七個類型區。

  采用深松作業方式的土壤質地主要為粘質土和壤土。由于長期采用旋耕、翻耕作業方式而產生犁底層的地塊,應進行深松整地作業。當土壤容重大于每立方厘米1.4克,并且影響作物生長時,應適時進行深松整地作業,適宜深松的土壤含水率一般為12%~22%。20厘米以下為砂質土的地塊和水田區,不宜開展深松整地作業。

  三、作業機具選擇

  深松機具類型多樣,按照作業形式可分為間隔深松機和全方位深松機兩大類別;按作業功能可分為單一深松機和復式作業機兩種,單一深松機又可分為振動式和非振動式深松機,復式作業機可完成滅茬、旋耕、深松、施肥、播種、覆土等多項作業。各地可根據當地土壤類型、作業方式等要求,選用不同類型的深松機具。

  間隔深松機  也稱行間深松機,利用帶有較強入土性能的鏟柄和鏟尖深入土壤,使得土壤被抬起、放下而松動,同時穿破犁底層。為了擴大土層深松范圍,可在深松鏟上安裝雙翼鏟。間隔深松后形成虛實并存的耕層結構,虛部保墑蓄水,實部提墑供水。此類深松機可根據生產實際調整深松鏟間隔,工作阻力較小,平均每個深松鏟需要的動力在30馬力左右,應配備相應馬力的拖拉機。

  全方位深松機  多采用“V”型鏟刀部件,耕作時從土層的底部切離出梯形截面的土垡條,并使它抬升、后移、下落,使得土垡條得以松碎。偏柱式深松機利用偏置鏟柄擴大對土壤的耕作范圍,效果與全方位深松機近似。這兩類深松機具具有松土范圍大、碎土效果好的特點,但動力消耗較大,應配備較大馬力的拖拉機。

  振動式深松機  主要分為驅動式、自激式等兩種類型。驅動式振動深松機利用拖拉機動力輸出軸來驅動深松鏟、自激式振動深松機是在深松鏟上安裝具有一定預緊力的彈簧,通過彈簧的壓縮與伸展,使深松鏟產生振動。此類深松機結構復雜,造價偏高,但可降低功率動力消耗,平均每個深松鏟需要的動力在25馬力左右,應配備相應馬力的拖拉機。

  復式作業機  包括能同時完成兩項或多項作業的淺翻深松機、旋耕深松機、秸稈還田深松機、免耕播種深松機,以及旋耕深松施肥聯合整地機、旋耕深松起壟聯合整地機、滅茬深松鎮壓聯合整地機等。有的大型聯合整地機與大功率拖拉機配套使用,能同時完成滅茬碎土、耕層淺松、底層深松、整平合墑、鎮壓碎土等多項作業。復式作業機具有生產效率高、一機多用等特點,但功率消耗較大,應配備較大馬力的拖拉機。

  摘自《中國農機化導報》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