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能干出點兒啥?這個衣著樸素、雙手布滿老繭的女人,秉承“做就做最好”的理念,不僅在3800余畝荒山上打造出一個生態公園,而且就地轉型升級,搭建起一條開放的產業融合鏈——
從最初養每斤肉賣到上千元的和牛,到在荒山上遍植生態效益好、經濟價值高的櫻桃、大榛子,進而發展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農業生態科普于一體的公園式、產業化旅游度假區,高雪潔跨產業融合發展的每一步,都穩穩踩在“點”上。
2002年,高雪潔和丈夫孫玉偉承包了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舊縣村西南的荒山養牛,從此揚起農村創業的風帆。最近,筆者來到他們生態觀光園內的養殖場。
“這是母牛的育牛舍,一點鐘消毒、清理、換氣,兩點鐘放音樂。”為了生產出高品質的牛肉,高雪潔沒少動腦筋。“母牛每天喂的草料是從大草原運過來的苜蓿,精料是大麥、玉米、酒糟,飲用的是地表以下60米處的山泉水。一頭牛的精料一天至少15斤,育肥期的肉牛吃得更好,每天再加10個雞蛋,6斤胡蘿卜,還要喝啤酒。”
牛場現在飼養著500頭西門塔爾牛和日本和牛。牛的品種高端,再加上專業的疫病預防和控制,生產出的滑嫩多汁、細膩可口的“雪花”牛肉,早已成功打入京、津等地的五星級飯店和連鎖超市,還銷往香港、臺灣等地,雖價格不菲但頗受歡迎。
現如今,這個位于觀光園北側的養殖場,紅頂牛舍與青山綠樹相映,已然一道風景。高雪潔打算依托這個養殖基地,發展全國連鎖專賣店,專售公司自有商標的牛羊肉,秦皇島地區內專賣店現已開業。公司為擴大牛羊種群規模,還在內蒙古承包10萬畝草原,確保最天然、最優質的飼料供應。現已養殖牛5千余頭、羊2萬余只,計劃發展到肉牛5萬頭、肉羊10萬只。
從養牛起步,膽大的高雪潔已掙得盆滿缽滿,但她探尋的腳步從沒停止過。“我是個愛冒險的人,什么都想嘗試。只有自己去實踐了,才知道行不行。”養牛第二年,高雪潔又開始張羅著在荒山上種樹。牛養的是“高端牛”,栽種的果樹也不含糊,“大榛子、櫻桃、南國梨都是花大價錢引進的。”荒山漸漸變身為植滿9萬余棵果樹的采摘區。去年5月至今,已累積接待游客10萬余人。
現如今,在高雪潔的觀光園里:吃,有鐵鍋燉野味、日式料理、素齋館,還有自助餐飲服務;住,有現代化酒店、獨特的日式別墅、農家院;玩,有果蔬采摘,體驗DIY的無限樂趣。“初春賞花采櫻桃,酷夏納涼采摘瓜,金秋攝影摘香梨,嚴冬宰牛過新年……現在觀光園已成為林果業、養殖業、旅游休閑度假服務業多業并舉的新型旅游景區。”高雪潔說。
“除非不做,做就做最好,這樣才有競爭力。”這,就是高雪潔的創業秘訣。
(杜萬青 朱 燕)
摘自《農民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