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在黑龍江省訥河市二克淺鎮紅旗村綠之都蔬菜合作社基地采訪時發現,同時間、同品種種植的大棚果蔬,因為采用不同的技術而長勢出現差異。采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種植的果蔬不僅個頭大,而且上市時間也較早。
綠之都蔬菜種植合作社是訥河市首家采用秸稈反應堆生物技術種植果蔬的合作社,現有社員30多戶,擁有50棟大棚、4個溫室,種植果蔬二十多個品種。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嚴格按照秸稈反應堆生物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管理,通過此種技術,既為蔬菜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又使作物增強了免疫力,無須使用化肥與農藥,長出的瓜果蔬菜口感好、質量高、營養豐富。
“這個技術主要采用麥麩、豆粕,加上生物菌,然后把發酵液噴到玉米秸稈上,對作物增產、提質、增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訥河市農業局綠色食品辦公室主任吳曉波介紹道,“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易學易懂,操作簡單。”
技術實用不?效益好不好?最終還是農民說了算。綠之都蔬菜種植合作社理事譚志春算了一筆賬:“以前棚內溫度不夠,蔬菜上市晚,賣不上好價錢,用上反應堆技術,溫度上來了,產量也提高了,還能提前上市搶占市場,價格也高了,還省出了不少水肥錢。”
合作社還成立了自己的果蔬直營店。在直營店內,各類新鮮可口的果蔬整齊擺放在貨架上,參觀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一大早,市民李爽就和媽媽一起來到店里選購蔬菜。她說:“聽說這里賣的都是綠色果蔬,沒有任何化學農藥,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追求吃得健康,所以特意過來看看。”
(魏 明)
摘自《農村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