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
《綱要》提出,將農村貧困殘疾人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點對象,分類施策、精準幫扶,確保如期脫貧;逐步建立殘疾人基本福利制度,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織密筑牢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網。《綱要》提出,建立完善殘疾人就業扶持政策體系,多渠道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加入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中去,通過勞動過上更好的生活。《綱要》還提出,實施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教育、文化體育、無障礙等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等。
農業部發布《“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
《規劃》著眼于補齊生產信息化這個農業農村信息化的短板,提出突破大田種植業信息技術規模應用瓶頸、推進設施農業信息技術深化應用、強化畜禽養殖業信息技術集成應用、推動漁業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引導農產品加工業信息技術普及應用等。著眼于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以經營網絡化推動農業市場化、倒逼標準化、促進規模化、提升品牌化,提出統籌推進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破解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瓶頸、大力培育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等。《規劃》共提出5個方面18項主要任務。
1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
農業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的這個《意見》提出了多項任務:一是加強規劃引導;二是豐富產品業態,探索農業主題公園、農業嘉年華、特色小鎮、漁人碼頭等模式;三是改善基礎設施,扶持建設一批休閑農業聚集村、休閑農業園、休閑農業合作社;四是推動產業扶貧,支持貧困戶發展休閑農業合作社、農家樂和小型采摘園等,重點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等。
8部委:建設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
農業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8部委最近聯合印發《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方案》。就試驗示范的主要內容,《方案》提出,一是農業產業可持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合理確定產業發展適度規模,發展循環農業,促進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協調推進;二是資源環境可持續;三是農村社會可持續等。
農業部:加大農業項目資金向貧困地區傾斜支持力度
農業部最近發布《關于加大貧困地區項目資金傾斜支持力度 促進特色產業精準扶貧的意見》。《意見》提出,“十三五”期間,著力在農業生產基礎設施、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防災減災等方面,加大農業項目資金向貧困地區傾斜支持力度,助推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
全國愛衛會:開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
全國愛衛會發布的《關于開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指導意見》指出,健康村鎮是在衛生村鎮建設的基礎上,實現村鎮群眾生產、生活環境與人的健康協調發展。健康村鎮建設的重點任務是: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加強農村改水改廁、深入開展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提高群眾文明衛生素質等。
國家衛計委:新農合患者可跨省轉診 結報有效期3個月
最近,國家衛計委下發通知明確,新農合參合患者在省內醫療機構無法確診、或確診后無治療條件的疑難病癥,按規定辦理跨省轉診手續。在外務工、探親、異地急診等患者,原則上也應通過各種途徑,做到基層首診,規范跨省就醫轉診秩序。長期外出務工并建立穩定勞動合同關系的人員,投靠子女的老年人和其他異地長期居住的人員,可依據《居住證暫行條例》在居住地辦理居住證,參加務工地或居住地基本醫療保險。跨省就醫聯網結報轉診單有效期為3個月。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