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看寧波品牌農產品 如何走上電商路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近年來,浙江寧波一些企業(合作社)通過電商銷售打響品牌,找到了新的發展模式和方向。

  “天勝農牧” 電商之路越走越寬

  “我們的網絡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80%以上,今年網絡銷售模式會進一步豐富。”最近,寧波天勝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升海在說到電商發展經驗時,顯得自信滿滿。

  經過6年的堅持和發展,“天勝農牧”成績喜人,去年網絡銷售額達1200萬元。農場擁有自己的電商平臺,所有農產品都通過自己的電商團隊進行銷售和運送。今年,二期電商平臺已著手開發,根據客戶的反饋,平臺增加了拍賣、閃送等功能。

  今后,“天勝農牧”將對野生魚、野菜等稀缺產品進行拍賣,一來采收的東西確實少而精,二來可以增進與會員之間的互動。而“閃送”則是針對枇杷、草莓等當季新鮮農產品,在客戶下單后2~3小時,直接在田頭裝箱后送至家門口,讓客戶在第一時間品嘗。

  朱升海說,所有這些新增項目,都是根據客戶的意向和需求而設,客戶經過這幾年購買下來,將農場當成了自家后花園,一些客戶常在后臺提出意見建議,甚至對產品種植結構提出建議,正因如此,農場的種植品種從最初的200多種精減到現在的120種左右。

  雖然農場“四不用”模式(不用農藥、不用化肥、不用激素、不用除草劑)下生產的農產品,價格要高出普通農產品市場價的1~2倍,但農場的肉禽魚蛋等產品仍是供不應求。

  朱升海坦言,對于農產品來說,減少流通環節才能經久不衰。當前,很多小型家庭農場,因為不懂電商,只能依賴第三方來銷售,這樣,主動權往往掌握在第三方手上,無法體現出獨特種養殖模式下的產品質量優勢。

  朱升海表示,農產品如果品質有了,再通過電商平臺,把農產品直接從田頭送到餐桌,中間環節的費用省了許多,農民收益增加了,品牌也打響了。

  “國良果蔬” 線上線下相互結合

  在寧波,國良果蔬專業合作社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合作社負責人姚春梅經過六七年的摸爬滾打,已在種植結構和銷售方式上,創造出一套獨有的模式。

  合作社剛開始種植櫻桃時,就連果樹專家也不看好。可姚春梅認為,高風險才有高收益,要種就種人無我有的東西。經過考察和試驗,她果斷種植了100多畝櫻桃樹,如今已產生效益。

  櫻桃是短期集中上市的水果,因過于嬌嫩而不好伺候,姚春梅通過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預售果園采摘門票。她的營銷策略很快便起到了效果。

  今年4月底,姚春梅通過微信朋友圈、網絡預售票等方式,一周內拿到了上千個訂單,既增加了門票收入,又解決了采摘的煩憂。

  合作社農產品的電商銷售量目前約占三分之一,今后還會逐步增加份額。由于懂得運用電商,姚春梅的發展眼光越來越遠,在果園設施上也舍得投入。如今,他們正考慮從臺灣引進新的水果品種,建立深加工流水線,推動農產品銷售線上線下完美結合。

  “三豐可味”

  探索“小而美”之路

  咸齏,鄞州特產,又叫雪里蕻咸菜。由于雪菜身價低廉,加工產品附加值較低,雪菜生產企業的電商之路困難重重。

  在鄞州“三豐可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廠房里,一包包雪菜被整齊地碼放在生產線末端。“這二三十個品種是針對線上銷售開發的新產品。”公司相關負責人郭斯統說,自去年“觸網”以來,銷量上升明顯,但公司利潤卻沒增加。

  究其原因,一包筍絲雪菜超市賣1元多,可線上銷售,光是江浙滬等地的郵費就要6元。

  在“三豐可味”企業負責人看來,做電商不是簡單地把“線下”搬到“線上”,經營陣地發生改變,企業的理念、策略、定位都隨之變化,“關鍵就是提高產品附加值,不然電商之路走不長。”

  “三豐可味”是鄞州規模最大的雪菜加工企業,原本采用“公司+農戶+基地+標準化管理”的經營模式,挖掘傳統工藝,結合現代食品加工技術,開發出一系列雪菜產品。去年開啟電商之路后,該公司調整產品結構,朝“小而美”“精而細”方向發展。

  “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根據淘寶大數據分析出消費需求與習慣,再進行攝影、美工、設計、包裝等方面的投入。”郭斯統說。

  為此,“三豐可味”將500克包裝改為180克、130克等小規格包裝,開發多特色多系列產品,以求更加符合網絡消費群體的需求。

  在“三豐可味”淘寶店里,除常規的雪菜筍絲外,還有老壇酸菜、油炒雪菜、雪菜肉絲、金菇蒿菜、蒿菜筍絲、梅菜筍絲等20多種電商專供新產品,其中老壇酸菜、雪菜肉絲的瓶裝版,賣七八元一瓶。為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淘寶店還推出了禮盒包裝。

  郭斯統表示,咸菜這種傳統的低價農產品,想在價格上打翻身仗,難度很大。對企業來說,產品提升的附加值,還不足以抵銷運輸產生的高額成本。盡管電商之路不那么平坦,但“三豐可味”將嘗試借用電商平臺發力,明年或成立專門的電商公司進行運營和銷售,在網絡上打響品牌。

  “采菊人”

  跑贏最后一公里

  最近,“采菊人”農業電商平臺負責人王小雨接到一筆獼猴桃訂單,“挺近的,我可以自己送。如果再遠一點,就讓專業的物流團隊配送。”

  “采菊人”是一家專門替農產品做電商推廣的平臺,2013年該平臺在寧波成立,逐漸發展成為一支專業從事農產品貿易、經紀、農業項目資源對接、農業信息服務、農企品牌孵化等服務項目的新型農業綜合電商團隊。

  面對當下不少農產品電商迅速嶄露頭角,轉眼又走下“舞臺”的情景,王小雨也有過擔心,但她認為,農產品電商生存的核心是“誠信”“品質”,以及經營者腳踏實地的做事方法。

  “采菊人”平臺將農產品追溯體系與本地農產品原產地認證相結合,為本土農特產品的外銷之路保駕護航。

  除本地農特產品、糧油米面、休閑食品等長線產品的銷售外,“采菊人”還結合時令水果、生鮮等短季產品進行同步銷售。如此一來,在長線產品的信譽保證下,短季產品的銷路也變得很好。

  物流是短季產品銷售的一大難題。王小雨說,比如獼猴桃,摘下后軟得比較快,加上長途運輸中的顛簸,獼猴桃容易發生腐爛現象。

  “不過如今這類投訴越來越少。”王小雨說,今年他們組建了一支特殊物流專線,有效解決了當季生鮮、水果的物流問題。近距離的訂單,團隊會直接配送,如果稍遠點,則和第三方合作,在全國范圍內開啟終端配送模式,以保證新鮮度。

  (林幼娟    鮑婷婷等)

  摘自《農村信息報》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