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菜稻輪作 省工增效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同一塊稻田,早春種蔬菜,蔬菜收獲后再種一季晚稻,每年如此循環,被稱為菜稻輪作。多年來,沿襲這一種植模式,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玉水村成為瀘州市最大的菜稻輪作基地。瀘州市玉水蔬菜專合社理事長、玉水村村主任曾德剛告訴筆者,村民依靠這一模式,畝收入達1.2萬元。

  菜稻輪作 一畝增收逾萬元

  多年前,精明的玉水村人就開始進行菜稻輪作了。隨著反季大棚蔬菜的興起,曾德剛在秋收后,率先將自家4畝稻田的水放干,在第二年種了一季早春大棚黃瓜、海椒。那時蔬菜盡管價不高,但畝收入卻達到了3000元。尤其是在返季早春菜收獲后,曾德剛又及時種上一季晚稻,由于管理到位,其產量與中稻相差無幾。

  在曾德剛的示范帶動下,玉水村菜稻輪作種植模式得到越來越多村民的響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全村菜稻輪作稻田種植面積近2000畝。通過蔬菜和水稻輪作,不僅讓稻田在水旱輪種中得到養息,而且還增加了地里的出產,讓1畝稻田真正實現了“千斤糧萬元錢”。

  白節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技術員焦德華告訴筆者,這種菜稻輪作模式可謂一舉多得:蔬菜收獲后的菜葉和稻谷收獲后的秸稈都繼續留于地里,用作肥料,這樣一來無論是蔬菜還是水稻的用肥都減少了不少,還有效提升了土壤的有機質和菜稻的產量及品質。通過這幾年對玉水村菜稻輪作模式的監測,其田間病蟲用藥量減少20%左右,蔬菜增產10%以上。

  據測算,玉水村通過菜稻輪作模式種植的反季蔬菜,每年收入都在1萬元以上,加上1000斤優質晚稻的收入,畝均收入在1.2萬元左右。

  農機助力 操作簡便省時省力

  過去,玉水村進行菜稻輪作的工序相對繁瑣,蔬菜收獲后就將剩下的菜葉收回家喂豬;水稻收獲后,則將稻草拿回家作燃料,然后重新人工挖田、整溝、打窩,最后下種種菜,僅基本工序就有四項。

  “菜稻輪作‘少免耕種植技術’大大減少了前期工序,省時省力在50%以上。”曾德剛說。如今,在蔬菜和水稻收獲后,他們會將菜葉或谷草留于田中,然后用旋耕機翻田,將谷草或菜葉和土壤混合在一起,實現“菜葉(秸稈)還田”,增加了土壤的肥力,減少了有機肥的使用量。

  “新技術省時省力,為何以前不用?”筆者問道。農技員焦德華對此解釋說,過去由于農機普及率不高,水稻收割和翻田全靠人工,實現機械化作業以后自然就節省了工序。“農機普及讓蔬菜種植實現了少耕,而蔬菜收獲以后再種水稻幾乎可以免耕,直接關水、插秧即可。”

  焦德華還掰著指頭為筆者算了一筆賬:過去,水稻收獲后的11?12月,都是人工用鋤頭重新翻田,由于力量有大有小,導致深淺不均,直接影響來年蔬菜的收成;尤其是勞弱戶若請人挖稻田,按每天1個工人平均挖1.5分地,1天工資80元計,1畝地僅工人工資開銷就需500元。現在,家家戶戶用上了旋耕機,1畝地的開支僅需10多元的燃油費。

  (周超文)

  摘自《四川農村日報》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