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個省份2017年度的公務員招錄已進行完畢。近年來,諸如被納入“失信”名單、學籍造假,甚至未婚先育等等,在公務員招錄中,考生因政審被拒錄的原因多種多樣。公務員招錄中,考生通過筆試面試后,用人單位還要對其考察什么?如何保障考察的公平公正?
老賴擔心兒子政審受阻主動還錢
最近,江西贛州中級人民法院官網發布了一條失信被執行人主動還款的案例。 2010年,法院判決李某向王某支付2.2萬元借款,判決生效后,李某并沒有向王某履行判決義務。法院多次催促其還款未果,將李某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年過去,今年8月,因為擔心兒子在公務員考試政審環節受阻,李某來到法院執行局,主動償還多年未履行的債務。
記者梳理發現,由于當事人“失信”導致公務員招錄政審受阻的新聞屢屢出現。
列入“失信”名單為何會造成公務員考試受阻?記者查閱去年9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意見確實提到,“限制招錄(聘)失信被執行人為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如果是考生被列在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肯定會被限制考公務員的。不過,如果父母被列在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一般是不會影響孩子公務員政審的。 ”長期研究公務員招錄的專家表示。
根據國家頒布的《公務員錄用規定(試行)》,公務員錄用過程中,“考試”之后環節是“考察”。“考察”內容主要包括報考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能力素質、學習和工作表現、遵紀守法、廉潔自律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況。這里的“考察”就是公務員錄用中的政審環節。
公務員政審被拒原因有哪些
其實,除了“老賴”,從近年來媒體曝出的案例中,諸如未婚先育、學籍造假甚至實習期間蓋假章等,公務員招錄中“政審不過”的原因可謂多種多樣。
據媒體報道,2007年,山東臨沂青年黃廷偉在報考當地公安機關公務員時,筆試、面試均過關,但在政審階段被查出在15歲考中專時冒用他人學籍,其錄用資格隨即被取消。2008年2月,黃廷偉將臨沂市人事局、公安局告上法庭,認為自己當時做法只為規避當時教育部門不允許復讀生報考中專的不合理規定,要求恢復其錄用資格。2010年,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駁回了黃廷偉的訴訟請求。
在虛假材料方面,2014年的廣東省公務員招錄中也有一個案例。據報道,2014年,考生小張(化名)報考江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一個崗位,綜合成績名列第一,但最后因為大學實習鑒定表蓋了假章,政審不過關,被用人單位拒錄。
除了個人材料被查出虛假信息,2009年,江蘇徐州的一位考生因“先孕后婚”被拒錄公務員的消息,也曾引起輿論廣泛爭論。
當年,考生王某參加了江蘇省銅山縣的公務員考試,并通過了筆試、面試、體檢等環節。就在等待去招錄單位上班的時候,卻被當地有關部門以“未婚生育”為由淘汰。銅山縣有關部門給王某下發通知,稱其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政審不合格,不予錄用。
公務員招錄政審,如何保證公正
據媒體報道的 “政審被拒錄”事件,當事考生多是向招錄單位提出復合、申訴或是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那么,公務員招錄的政審環節由誰組織,如何進行?
根據 《公務員錄用規定 (試行)》,公務員招錄中的“考察”環節,應當組成兩人以上的考察組。考察組應當廣泛聽取意見,做到全面、客觀、公正,并據實寫出考察材料。
專家介紹,政審一般由考生報考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完成,他們也可以委托當地組織部或者人事局就近進行審查。
“政審的途徑一般有兩種,面審或者函審,前者就是負責政審的工作人員到考生所在單位、社區等實地調查訪問,了解情況;后者是招考單位通過發公函的形式調取擬錄用人的檔案,通過檢查檔案完成政審。 ”專家說。
專家表示,為了保證公平公正,無論是負責政審的人員,還是政審的流程,都是經過嚴格程序進行篩選和制定的。 “政審拒錄的案例中,多是因為考生提交了虛假材料或者材料不全,一些考生在報名階段,為了圖方便或者為了能順利通過報名,填寫了一些虛假信息,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最后的錄用。 ”
(闞 楓)
摘自《安徽日報農村版》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