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書屋門前開,
大千世界送進來。
搬把小凳樹下坐,
文化種子心里栽。
糧食害蟲怎么逮?
書里寫得很明白。
科學方法有N種,
多樣選擇真不賴!
……
這是我在一次鄉村大集上聽到的快板。一位年逾四十的漢子,紅黑臉膛,眼睛瞇瞇笑,表情豐富,動作麻利,聽快板的一圈人不住地叫好。快板收起,漢子喊一聲“走,看書嘍!”立即又引來更多的叫好聲。我向老鄉打聽說快板的人,老鄉說:“這是咱村的種植能手,快板里說的是咱村的農家書屋,就在村委旁邊兒,好著咧!”
聽完快板,我帶著好奇來到農家書屋。一間干干凈凈的紅磚瓦房,透過窗子,書屋里四面大書架,整整齊齊放滿了各樣圖書,幾張桌子前坐滿了看書的人,這景象,一下子讓我想起了大學時代的圖書館。難怪村民們都在叫好,不光是給說快板的種植能手,更是給這個名不虛傳的農家書屋啊!我與一位剛從書屋出來的村民聊起來,他告訴我,書屋里每季都換一批新書,還會定期地征求村民意見,上一些大家都需要、都愛看的書。我問他書屋怎么收費?他顯得很意外:收費?不收費的,完全免費!這下子輪到我意外了。那天下午,我在書屋里度過了一個充實、美好的下午。
之后,我從各方面了解到,近年來,通過政府扶持、部門幫扶、企業贊助、鄉鎮和村投資等多種方式,“農家書屋”已如雨后春筍,成為新農村的一道美麗風景。而讀書,已漸漸成為新時代農民最時髦的活動,農家書屋這樣的文化形式,以它的獨特魅力吸引著農村的男女老少。從書本里獲取知識,開闊眼界,為農民打開了一扇通往廣闊世界的大門,讓農民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同時,精神生活也變得更加多彩。我還了解到,除了書屋,宣傳文化站、文化室、文化休閑廣場、文化墻,都已經成為農民豐富精神生活的載體,農民在農閑之時,讀書、看報、上網沖浪,已經成為新的時尚。這樣的時尚,希望今后越來越多,追趕時尚的農民朋友,將從中獲得巨大的收益呢。
摘自長城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