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聞不如一見!”前不久,記者趕赴湖北,參加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開展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農家書屋主題實踐活動。一路走下去,真切感受到農家書屋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在記者看來,農家書屋建設10年,“小”書屋綻放出“大”文明,孕育出“大”平臺——
農村全民閱讀的主陣地
建設農家書屋,把圖書等精神食糧免費送到農民家門口,目標是保障農民群眾最基本的閱讀權利。隨著黨和國家近年來大力倡導全民閱讀,如今的農家書屋已成為農村全民閱讀的主陣地、大平臺。如湖北省依托農家書屋開展的“書香門第 耕讀人家”活動讓荊楚農村書香飄溢,讓成千上萬的農家以讀書為榮;而宜昌市連續10屆依托農家書屋舉辦農民讀書節,使其已由最初的村民自發行為變成了當地黨委政府的惠民大事,從活動形式到閱讀內容均在不斷提檔升級,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農民讀者。
村級公共文化服務的中心
讀書是精神文化活動,但農村的精神文化活動并不僅僅只是讀書。現今的農家書屋,既在發揮著“書”的價值,又在凸現出“屋”的作用。此次湖北之行,記者看到的許多農家書屋,不僅是農民讀書的所在,增添電腦連上互聯網就是黨員教育的講堂,請來專家技術人員就是科技知識傳播的殿堂,到了寒暑假期就成留守兒童的第二課堂,旁邊安裝了健身器材就是農民健身的場所,在人口密集地方甚至還是農村廣場舞大媽們的聚集地……文化建設的聚集作用使農家書屋越來越成為村級公共文化服務的中心,這些文化功能的不斷添加,讓農家書屋更有引力,也更具魅力。
培養新型農民的重要途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兩個百年”目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生動而深刻地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廣大農村依然是建設的短板,而文化小康又是短板中的短板,培養新型農民,實現人的現代化,讀書是最重要的途徑。湖北農家書屋的實踐表明,當前農家書屋在農村文化小康建設中已經擔當起重任,提高老鄉素質,農家書屋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目前,圍繞農家書屋形成的讀書氛圍正在農村大地彌漫,但培養新型農民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溫火慢燉,久久為功。這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更加注重農家書屋建設,各個農家書屋要吸引更多的老鄉走進農家書屋,讓農家書屋這一平臺培養和造就大批新時代的新型農民。
(馬國倉)
摘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