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美國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德·塞勒,延續了近年來強調理論實際應用和重視交叉學科研究的風格。
強調實際可操作性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瑞典央行于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在所有獎項中最為年輕,但評獎標準與其他諾貝爾獎項一樣,即獎勵那些“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者”。
每年,各大學術機構會推薦眾多杰出人選,怎么才算貢獻最大呢?
研究經濟個體是貢獻,為決策者服務是貢獻,造福普通大眾也是貢獻。近年來微觀經濟領域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引起重視,有一些已不局限于學術研究范疇,可以為平民百姓所理解、接受、采用。
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會成員彼得·加登福斯在評價今年得主塞勒時說,他使經濟分析變得更“符合人性”,他的理論能夠“幫助人們作出更好的經濟決策”。比如,“有限理性”概念可以解釋為什么人們在繳納俱樂部會員費后,即便傷了手肘也要繼續打網球,而當朋友邀請你免費打球時卻會拒絕;每年新年制定的宏偉目標往往會落空,而利用“助推”方法可以幫助自己去實現長遠目標。
加登福斯告訴新華社記者,盡管評委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是都有一種傾向性,那就是希望獲獎者既有理論論述,又能提供實操工具。“當然,有時候也頒獎給純理論派,不過如果有實踐方法總是好的。”
像塞勒這么接地氣的獲獎者,近年來并不罕見。如2016年獲獎者奧利弗·哈特和本特·霍爾姆斯特倫關于現代契約論的最新發展,可以指導人們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下簽訂最優合同。2013年的獲獎成果提醒人們,不要試圖預測短期內的股票波動,要把眼光放長遠,因為只有長期的資產價格才是可以預知的。2012年獲獎者建立和發展的“市場設計理論”在實踐應用中可以幫助高中生解決擇校難題,還能提高器官捐贈匹配系統的效率。
要經得起時間檢驗
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引發的爭論頗多。門派之爭,新老之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許風靡一時的理論,換了個時代就被推翻。比如,1976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倡導自由市場、限制政府權力的弗里德曼,在當時飽受異議。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哈利·馬科維茨等三名經濟學家后,《黑天鵝: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的作者納齊姆·尼古拉斯·塔利布認為,這些學者的理論鼓勵了過度的冒險行為。
為盡量避免陷入學術爭議,或是“看走眼”把獎頒給理論尚不成熟的學者,評審委員有時會把考察期拉長至數十年,這也是經濟學獎獲獎者的平均年齡為67歲、遠高于自然科學獲獎者平均年齡的一個主要原因。迄今,經濟學獎最年輕得主是51歲,年齡最大的達到90歲。
今年的得主塞勒,其研究領域從一開始就處于爭議的漩渦中。經過30多年的潛心鉆研,塞勒引領的行為經濟學如今已在學界站穩腳跟。塞勒在實踐中摸索出的控制非理性行為的方法在美國被采納后,已被100多個國家的政府參考借鑒。這些都成為他最終獲獎的重要依據。
加登福斯對新華社記者說,不能保證所有評選結果都絕對正確,但愿每一次都能夠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交叉學科成為趨勢
何為經濟學?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會前任秘書彼得·恩隆德說:“我們將之廣泛定義為,經濟學家所感興趣的任何事都可以稱之為經濟學,即便是其他學科的研究。”恩隆德在2013年就預料到,未來經濟研究很可能會在相當程度上受其他學科重大影響,如政治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甚至是自然科學。
塞勒被認為是將心理學與經濟學相結合進行研究的先驅。2012年的獲獎者埃爾文·羅斯善于將數學應用于經濟學研究中。2009年獲獎的美國經濟學家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則善于將政治學、經濟學和社會學整合起來,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資源問題。
奧斯特羅姆是迄今唯一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她在一個學術界歧視女性的時代一步一個腳印,在晚年最終獲得了學術界最高認可。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說,已提醒各個學術機構在推薦人選時要充分考慮優秀的女性代表人物。隨著女性步入經濟學界的人數增多,以及交叉學科研究逐步展開,未來女性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
(李驥志 付一鳴 張璇)
來源:新華社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