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美國教育 特在體育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在美國學校培養創造思維的“天才計劃”里,一眼望去,幾乎是清一色的亞裔,難道真的是亞洲人聰明些?這很可能只是因為很多美國家長不那么關心學習成績而已。

  那么,美國家長究竟最在乎什么?答案是體育!

  總統多是運動達人

  可以說,對體育運動的重視貫穿于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從總統競選也可見一斑。美國人在選總統時不怎么看重學歷,多數總統,尤其是共和黨方面,學習好的并不多,都是本科生。他們談起大學有哪些自豪的經歷,往往都與學校球隊比賽相關。競選過程中,候選人都會不遺余力地突出自己的體育才華。

  別看現在的特朗普身材發福,他在學生時代可是一名體育積極分子。預科時,他曾是“紐約最好的棒球手”,大學一年級又成為學校橄欖球隊主力,后來改踢足球,還是校籃球隊出色的得分后衛。

  現在老年的特朗普特別鐘愛高爾夫球,更在邁阿密與蘇格蘭擁有兩座以“特朗普”命名的球場。

  布什總統家三代都是耶魯大學的運動明星。布什爺爺普里斯科特獲得過全美大學生運動會高爾夫球冠軍,老布什本人是耶魯棒球隊的一壘手和隊長,小布什也是耶魯大學校隊二壘手,并且是家鄉棒球“得克薩斯游騎兵隊”的老板。老布什過90歲生日,竟然是以高空跳傘的方式慶祝的。

  不懂體育沒法社交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美國文化都更推崇健康而有活力的體態,肌肉與線條美都是重要的外貌加分點,而偏黑的膚色也意味著更豐富的戶外運動、更健康的生活理念。

  運動是美國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逢周末都有高校間的橄欖球比賽,在學校的合租公寓門前經常可以看到三三兩兩的美國學生聚在一起,穿著代表不同球隊的上衣,放著吵鬧的音樂,喝著啤酒。也許正是借由比賽人們可以找到歸屬感,所以體育活動對于美國學生意義非凡。

  美國人重視對孩子體育運動的培養,可以說從娃娃抓起,而且絕對肯花大把時間和銀子。凡是有孩子的家庭,周末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的。一家人陪孩子練壘球、游泳、籃球、橄欖球……家長們認為,孩子們的較量最終是綜合能力的較量,而一個強壯的體魄,是所有的基礎。

  在升學這件事上,體育對孩子也具有實際意義。在美國,高中生將去大學參加體育隊,是學校的特大光榮。到時候你可以在學校網站首頁看到學生和教練握手的照片,高中校長還會親自接見。有可能這所大學只是排名前50名以外的平凡大學,但學校對這個體育特長生的關注遠遠比那些SAT(美國高考)滿分的學生要多。

  地理真的可能是體育老師教的

  美國50個州對學校體育的要求并不相同。有的小學每周只有1次體育課,每次只有30分鐘;而有的學校一周有5次體育課。不過,無論課時長短,教育的原則卻完全相同:“引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在美國,體育課有很多選擇,比如籃球、飛盤、保齡球等,選擇什么活動由學生自己做主,更利于學生愛上體育。

  在體育課上,老師會把體育課與地理課結合起來——讓學生跑3圈,假設他們到了德州,老師會跟隨學生研究德州的地理情況;然后再跑兩圈假設到了密歇根,再談密歇根的地形。有時老師還把體育課與生理知識結合起來,有時則是歷史,有時甚至還結合科幻電影等,都讓人覺得特別好玩。

  當然,體育課也不乏“軍事管制”,比如在競技比賽課時,老師講話,學生絕對不可以講話和亂動;只要老師的哨子一響,絕對停下所有的動作;競爭中,孩子們非常在乎別人的感受,懂得怎樣禮貌謙虛地贏得比賽,同時又絕對遵守規則。

  可以說,美國學生的體育運動,占了課余的大部分時間。他們的體育鍛煉,非常正規、極其嚴格,而且是配合著各種賽季的比賽,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美國父母更注重Team sports(團隊類運動),因為他們認為團隊類的項目能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人合作,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團隊精神。所以美國父母不單把體育看成強健孩子體魄的方式,還是對孩子意志品質的訓練,是對孩子教育的重要部分。

  根據美國兒童醫生的建議,11~14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至少1小時的運動。于是不少平時工作非常忙的美國爸爸,一到周末,就會陪孩子做各種各樣的戶外體育運動。

  可以說,體育是美國的重要精神圖騰,它融入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國人對體育永遠津津樂道。如果你無法和一個美國人談論體育,你就無法真正認識和結交他。

  (海外眼)

  摘自搜狐網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