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有寬帶村莊的電商密度是無寬帶村莊的2倍;與最多只有一條道路的村莊相比,多條道路可提高農民家庭收入1.23萬元。
“2016年,俺們村網上草柳編工藝品銷售額就達到3億元。”互聯網讓村里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老手藝賣火了,山東省博興縣錦秋街道灣頭村的村兩委成員安寶忠很是興奮。現在,灣頭村每家每戶都在從事與草柳編有關的買賣,有的在網上賣、有的搞編織,還有的專門四處收集蒲草等原材料。
2005年,網購興起,村民們開始買電腦、裝網絡、學技術,做起了網絡銷售。安寶忠也成為村里觸網較早的村民,如今他已是博興縣電子商務協會常務副會長。
“都說上了互聯網,就等于進了一個無盡的大市場。”安寶忠回憶,“開始也沒覺得網上銷售有多厲害,感覺還不如線下。”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上網速度太慢。“跟顧客網聊談交易,經常掉線。”安寶忠說,實時交流卡殼,等恢復了,顧客已經跑到別家買完了。“那時候,好幾戶用一根網線,上網肯定不會快。”
改變發生在2007年。博興實施網絡入口工程,給灣頭村的農戶家免費安裝了寬帶。“溝通效率一下子高了,我的網店一個月能賣四五百單。”安寶忠笑呵呵地說,“村子的草柳編線上交易額占總交易額的70%。”
“現在更方便!村里無線網全覆蓋,在哪都能交易。”如今,村里的移動端交易已經超過了電腦端。博興縣累計投資2.8億元,在全縣建設4G基站610個,4G移動信號全覆蓋。
現在,村里駐扎了26家快遞公司、3家物流公司,都是上門取貨,方便、快捷又高效;異地網購3天到、同城網購24小時送達。縣里累計投資13.2億元,新建改造公路1300余公里,農村硬化公路通到家門口。
給力的基礎設施也吸引了50多位大學生。“他們點子多,知道年輕人喜歡啥。”安寶忠說,“從事草柳編的農戶按照他們的設計生產,產品格外好賣。”
最近,村子里正在升級電網。“電商越來越多,用電量越來越大,免得超負荷停電給大家造成損失,這事得提前做。”安寶忠說。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