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不同,生活習性不同,心血管病死亡率也不同。這是我國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專家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Environ Sci Pollut Res上最新的調查發現:湖南、湖北、山東、河南等地是心血管疾病的重災區;而海南、青海、寧夏、西藏等地心血管病死亡率最低。
高危區域一(口味重、污染重):山東、河南
在冠心病和腦血管的死亡人數上,山東和河南占據前兩名。河南和山東都是人口大省,基礎發病人群基數偏大。
為什么山東、河南容易患心血管病呢?一個原因是,這兩個省份都是“重口味”省份。有句話形容魯菜:咸乎乎、黏糊糊、黑乎乎。
原衛生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實施的省部聯合減鹽防控高血壓項目評估結果顯示,山東居民標準人日食鹽攝入量為11.58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曾在《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發表的20個省市食鹽及鈉攝入量,最高的是河南,12克/天。與推薦量每天每人6克相比,這兩個省份的鹽攝入量整整超標一倍!
“我行醫這些年,發現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口味都很重。”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汪芳介紹。有數據顯示,如果鹽攝入量減少一半,估計每年全國可減少腦卒中、心臟病和慢性腎臟病死亡50萬人。
除了“口味重”,空氣污染則讓病患雪上加霜。《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5》指出,空氣污染越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會明顯上升。
發表在Environ Sci Pollut Res上的數據顯示,在各省(市)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最高的是山東,其次是內蒙古、河南;在燃煤量方面,山東依然是第一位。
山西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魏海英副教授介紹,大氣中的污染物對呼吸系統傷害最大也最直接,對本身就患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影響更明顯。有研究表明,二氧化硫進入人體后,進一步轉化為亞硫酸鹽和亞硫酸氫鹽,對血管機能和人體各器官都有很大危害。二氧化硫在氧化劑、光等作用下,能生成硫酸鹽氣溶膠使人致病,甚至增加一些疾病的死亡率。
高危區域二(吃得咸、吃得辣):湖南、湖北
為啥“兩湖”地區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數這么多呢?一個是無辣不歡傷了心血管!湖南、湖北都是“無辣不成席”的區域。盡管有多項研究認為,適當吃辣椒對健康有種種益處,但并非人人皆適。
湘雅醫院副院長、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副主任張國剛教授介紹,對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來說,忌辣也不容忽視。這是因為辣椒素使循環血流量劇增,心跳加快,心動過速,短期內大量服用,可致急性心力衰竭、心臟猝死,即使沒有發生意外,也可妨礙原有的心腦血管疾病。而且,由于辣椒素在氣道中的代謝較為緩慢,辣椒素的毒性作用嚴重時甚至可誘發哮喘。
然而,在湖南、湖北無辣不歡,僅常用辣椒就數種,對于那些本身有高血壓、心臟病等人群,危險性就可想而知。
除了吃得辣,湖南、湖北人還吃得咸!
湖南環洞庭湖區域的益陽、常德和岳陽地區有喝姜鹽茶的習慣,比如岳陽汨羅是心腦血管病高發區,當地人把姜鹽茶當水喝,常年使用辛辣的姜和鹽,也成了當地人高血壓心血管病的最大誘因。張國剛教授介紹,從湘雅醫院的門診統計數據來看,有喝姜鹽茶習慣地區的高血壓在湖南最嚴重,這種獨特飲食習慣與高血壓發展有很大關系。
而湖北人愛腌魚腌肉,也是心血管病一個誘發因素。“3片熏咸肉就含大約270毫克鈉,最好不要把熏肉加入每日飲食計劃。”張國剛教授說。
此外,由于氣候原因,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睡得晚,哈爾濱十二月份零下十幾度,人們晚上外出少,但長沙人夜生活才剛開始,熬夜等生活作息導致湖南等南方地區高血壓死亡率高于北方,是引發疾病很大一個因素。
摘自《報刊文摘》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