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當代中國人的十大矛盾心理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鄙視“拼爹”,卻又“恨爹不成剛”。

  我們身邊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人:工作有爹安排,房子老爹給買,車子從爹那兒開,票子說來就來。他們撞人了,對受害者說“我爸是李剛”;他們考試掛科了,對老師說“我爸是局長”。

  當身邊的這些人在我們面前炫耀自己爹的威風、自己爹的厲害、有爹萬事皆小菜時,我們總會在心里嚴重地鄙視之:有爹有啥了不起,又不是自己的本事!其實,轉過身,你心里也許會泛起這樣的感慨:我怎么沒有這樣的爹呢?

  譏諷一夜暴富,但私下里又喜歡做美夢。

  現在的中國,無奇不有,一夜暴富的例子也越來越多:北京城郊的村民因為拆遷一夜成為百萬富翁,浙江一個彩民搖身一變成了億萬富豪……

  對于這些,有人往往毫不吝嗇地加以譏諷:做生意一夜暴富的,肯定是做了見不得人的勾當;炒股一夜暴富的都是走了狗屎運,根據人品守恒定律,早晚會倒大霉……但是當他們路過彩票投注站的時候,也許會不由自主地走進去,或多或少地買上幾注,來延續自己一夜暴富的美夢。

  恨貪官,卻又想“當官發財”。

  一提起貪官,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氣得眉頭皺,恨得牙癢癢,憤得腳跺地。確實,當“巨貪許三多”“五毒書記”等“明星”貪官沖擊著這個社會的法律底線與道德底線時,我們很憤怒。

  然而,我們中的不少人又向往著當官,不僅報考公務員拼得你死我活,而且認為“當官”可以“發財”。

  看不起“富二代”,但結婚時又想著“傍大款”。

  當下“富二代”的負面新聞不斷:醉酒超速、撞飛行人、威脅記者、毆打無辜、炫富斗富……

  媒體一旦披露,天下皆隨之憤然。但是當我們嘲諷、鄙視他們的同時,“傍大款”的現象也越來越多,有些地方甚至還辦起了“如何嫁給有錢人”的培訓班,而且異常火爆。有些人就這樣,一邊罵著“富二代”,一邊尋思著如何“傍大款”。

  譏諷不正之風,自己辦起事來卻忙著找關系。

  “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會干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跑的”……

  從這些民間順口溜中可以看出,老百姓對用人不正之風的痛恨與無奈。但類似的情況是,為了給孩子選擇一個好學校,為了給親屬找一份好工作,為了讓家中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療,為了幫己方打贏一場官司……很多人的第一個念頭,往往是動用關系和金錢去打通各個“關節”,而且那些會“跑關系”的常常被看做是“能人”。

  痛恨送禮的,卻盼著別人收下自己的禮。

  送禮是令人厭惡的不正之風,凡是送禮者大多動機不純,希望通過送禮與領導聯絡感情,想通過送禮辦成按政策法規不能辦、正常渠道辦不到的事。

  然而曾幾何時,有些人不得不送煙、送酒、送茶葉,在無數次的“看望領導”中送禮成了家常便飯,禮物之多、價值之高,甚至催生出禮品回收業。別說成年人,就連幼兒園的娃娃在教師節也得給老師“獻禮”,吃的、喝的、用的、購物卡、代金券什么的,那叫一個龐雜。

  痛罵“炒房團”,可一回頭又四處找尋炒賣的機會。

  溫州“炒房團”曾經叱咤樓市江湖,一個夸張的說法是:“溫州人打個噴嚏,全國房價都要抖三抖。”他們以億萬計的資金,擾亂了樓市秩序。許多城市的市民罵他們“沒良心”,甚至有人呼吁“將炒房行為認定為犯罪”,由此可見廣大市民對高房價的不滿,對“炒房團”的痛恨。

  然而,一旦人們手頭有點余錢,也不能免俗,會坐不住地倒騰起二手房來,也希望抓住機會淘上一桶金,甚至幾個人一起拼錢炒房,合伙買房進行投資,大有“全民炒房”的架勢。

  鄙視崇洋媚外,卻又總是偏愛國外品牌。

  有人聽到別人吹噓外國的月亮就是比中國的圓時,都會特別有民族自豪感地向他投去鄙夷的眼神;他們聽到別人說話總是時不時夾雜著英文單詞的時候,依然會向他投去鄙夷的目光。

  但是也應該看到,一些人自己的日常生活,買什么都青睞洋品牌,仿佛這樣就能證明自己的身份有多高端。

  痛恨“潛規則”,卻又希望自己是“潛規則”的受益者。

  在這個“潛規則”橫行的時代和社會,相信每個有良知、有正義感的人都無法抑制內心的憤怒。

  不過,誰又能否認,由于事先獲知了某些“潛規則”,我們在有些時候成為了“沉默的受益者”。我們痛恨“潛規則”,卻又希望自己是“潛規則”的受益者,這讓很多人都成為良心分裂者。如果人們滿足于某些“潛規則”而做“沉默的受益者”,遲早有一天,我們自己也會成為其他“潛規則”的受害者。

  抨擊不良價值觀,但也逃不出怪圈。

  一夜暴富、戶口歧視、貪污腐敗、封建迷信、拜金主義、貪圖享樂、冷漠圍觀等等,這些不良的價值觀每每隨著新聞事件出現在大家的面前,人們都會口誅筆伐。

  不過輪到自己成為主人公時,不一定能比新聞事件里的當事人做得好。其實我們一直很糾結,很多人愿意仰望道德的星空,而當腳踏實地時卻不得不自慚形穢。

  (桑   柳)摘自新華網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