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承載力,實施限流,是國際上對旅游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的通行做法。然而,該做法的目的不是單純地“拒絕游客”,而是科學地引導游客。
德國著名的天鵝堡景區曾經面臨著巨大的游客壓力,但是天鵝堡景區并沒有單純地限流,而是圍繞新舊天鵝堡核心資源,不斷開發出周邊的休閑配套設施,包括近處的大湖度假區、博物館群、特色廳、馬車游覽線,以及遠處的雷登民宿帶。更重要的是,只有天鵝堡收取門票,其他的所有休閑度假場所并沒有門票。同時,天鵝堡核心景區會按照不同的時間段來進行限流引導。
如此,天鵝堡景區的到訪游客非但沒有因為限流而減少,而是大大增加了。游客們到達后,被引導進周邊的免費休閑娛樂設施中進行游覽和度假,可以說,這是在變相地等待進入天鵝堡進行參觀。天鵝堡周邊的餐廳和民宿也十分紅火,當地收入因為核心景區限流而大大增加,與此同時,游客也沒有因為限流減少了享受體驗,而是增加了各種免費的享受。限流出現了,游客們卻覺得天鵝堡更加具有游覽價值和游覽深度了。
無疑,天鵝堡景區的限流是一種雙贏的限流,游客的體驗沒有被攔截和限制,景區的收入也沒有減少。
西方推出承載力標準和限流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保護性開發。保護性是定語,開發是主語。如果限流傷了游客的興致,降低了游客的體驗,進而減少了游客到訪量,這種限流是不明智的,是景區經營者和游客的雙重魔咒。
機械的限流,是對景區盈利的傷害,更是對游客體驗的剝奪。旅游區改革的重點應在于如何優化現有景區的治理水平和運營模式,需要打好組合拳,例如,提高景區的智能化和標準化水平,減少不必要的排隊和滯留等等。
(魏 翔)
摘自《小康》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