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前夕,貴州省石阡縣公安局聚鳳派出所接到阿翠的報警電話:前一天下午3點多鐘,一名約30歲的男子突然來到她家,自稱國家干部,要求阿翠將家中的“三農”銀行卡、養老保險卡交給他并提供密碼,說是要核實國家補助。單純的阿翠把卡交給了男子,男子讓阿翠次日到聚鳳信用社門口取卡。然而,阿翠第二天拿到卡后發現2張卡上都沒錢了,一共損失了500元。
幾天后,石阡縣聚鳳鄉普樂寨村村民阿英走進聚鳳派出所報警。前一天中午,阿英家中來了一位自稱是政府工作人員的男子,稱是專程來為阿英一家提供困難補助的。高興的阿英沒多想,按男子的要求把家中的銀行卡交給男子“核查”,并告知了密碼。誰知第二天錢就沒有了。民警立刻帶領阿英前往銀行核查。銀行工作人員告訴民警,阿英所持的卡是“空卡”,并查到阿英名下卡內的3800元現金被一名男子在銀行ATM機上分2次取走。
接下來的短短10天內,聚鳳派出所又相繼接到轄區5位農村婦女被騙的警情。同時,相鄰縣城派出所收到消息稱,余慶縣一些鄉村也有類似的案件發生,作案手法極為相似。
石阡、余慶兩地警方聯合開展調查,確認余慶縣30歲村民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不久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李某供認,自去年底以來,李某以“國家干部”的身份,在石阡縣、余慶縣一些偏遠山村,走進年齡較大的留守村婦家中,以核查困難補助為由,用事先準備好的空卡,將他人的“三農”銀行卡偷梁換柱,實施詐騙,涉案金額數萬元。
警方“支招”: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幫助農民增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農民朋友對“國家干部”的信任,打著政府核查困難補助的旗號,以多種方式騙取錢財。
為防止受騙,警方提醒廣大農民朋友,一定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不要輕易向人出示銀行卡,更不要透露銀行卡密碼。當有人自稱是“政府工作人員”時,一定要求其出具身份證、工作證等,仔細辨別真偽。當無法辨別真偽時,要請村委會負責人幫助辨別,或者打電話到當地政府詢問相關情況。一旦發現被騙,及時報警。同時,請一定記住對方的一些體貌特征,為警方偵破案件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飄 伶)
摘自新華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