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揭秘“微傳銷”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編者按:近幾年傳統線下傳銷活動得到有效遏制,傳銷組織開始利用智能化手機,通過微信群、手機QQ群、QQ語音聊天室、陌陌、公眾號等社交平臺進行“微傳銷”。各種形式的微傳銷名目繁多,令人防不勝防,本文詳細揭秘微傳銷的那些事兒。

  我國頒布實施 《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以來,全國范圍內規模化、公開化的傳統線下傳銷活動得到有效遏制。但是近幾年來傳銷組織開始利用智能化手機,通過微信群、手機QQ群、QQ語音聊天室、陌陌、公眾號等社交平臺進行傳銷,傳銷出現了虛擬性、跨地域性、隱蔽性、金融性和更加具有欺騙性等新特點,專業人士稱之為“微傳銷”。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網絡經濟研究中心出臺的中國首份微傳銷報告顯示,我國至少一半以上的傳銷為微傳銷。

  用“微信營銷”“微商”來     增加迷惑性

  全國首例微信傳銷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陳志華宣稱,交59800元代理費,每天只要轉發微信營銷課程,拉更多人來聽課,就能月入百萬,108天買奔馳,6個月買房,一年開上勞斯萊斯。陳志華打著“微信營銷、月入百萬”的口號,以手機微信為平臺,陸續在上海、杭州、廣州、北京、長沙、南京等十余個城市組織非法傳銷。陳志華把這種傳銷偽裝成微信營銷、免費授課的形式,從2013年1月到2014年3 月的15個月內,涉案人員達329人,涉案金額達461萬元。微信傳銷的始作俑者陳志華最終被判刑8 年,罰金10萬。

  這種傳銷利用高額提成的騙局,將一些質量低劣、低成本的商品以高價賣出。形式主要是,通過微信、空間等社交軟件將傳銷信息轉發出去,以騙取自己朋友購買其質量不好的、價格翻數倍的產品。這些傳銷行為通過代理人的微信、QQ、微博等社交軟件轉發出去,如有人購買成功后,會給予轉發者40%以上提成(其實質成本價格可能只有8%,也就是8元的東西賣價100元,給予轉發者40元后,自己賺52元)。

  通過夸大宣傳、炫耀致富,傳銷嫌疑人多扮成“微商大拿”、“成功人士”,向微信好友們推薦發財捷徑。往往還故意偽造熱銷氛圍,如發布高額打款截圖等信息,誘人上當,但這些偽造截圖是通過網上花十幾元購買的“微信對話生成器”的軟件生成的,通過這一軟件,可以制造虛假的轉賬信息、模仿微商與顧客的對話、自動吸引大量粉絲關注,以及自動在朋友圈或 QQ空間發廣告。

  打個“旗號”,找個“由頭”

  應該說,我國立法禁止傳銷十余年來, 社會公眾對傳銷的危害性都有了基本認識,但傳銷分子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發展出了種種迷惑公眾的手段。

  一類是打著“電子商務”的旗號實施網絡傳銷活動。較為典型的如萬家購物網傳銷案和太平洋直銷網傳銷案。前者涉案金額達240多億元,涉案人員190 多萬人,是我國目前查處的規模最大網絡傳銷案件;后者涉案傳銷會員680余萬人, 會員層級達16級,涉案金額達38億元。這類傳銷組織通過注冊電子商務企業和建立電子商務網站,以“網購”“網絡營銷”“網絡直購”“網點加盟”等形式從事網絡傳銷活動,成了傳銷的新變種。

  另一類則是以創業、投資為由頭實施網絡傳銷活動。例如江蘇南通“E瑪國際”傳銷組織以銷售“E 瑪國際”電子股權為名,采取雙軌制傳銷模式發展下線,吸收傳銷資金1.06億元。而天津天凱新盛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傳銷手段結合時新的PE(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概念,從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近9000人手中非法集資10余億元。這類傳銷組織以“網絡游戲”“網上學習培訓”“網上博彩”“在家創業”“網絡創業”“網絡資本運作”“網絡投資”“原始股投資”“基金發售”“私募股權”“投資入股”“發展渠道商”“紅包互贈”等為誘餌進行網絡傳銷活動。

  虛擬貨幣傳銷

  虛擬貨幣源于2009年比特幣的誕生,隨后各種虛擬貨幣開始大量產生,目前國內的虛擬貨幣已經達到數百種。2012年后國內開始大量出現打著虛擬貨幣的幌子進行非法傳銷的案例,如百川幣、SMI、MBI、馬克幣、貝塔幣、暗黑幣、美國富達復利理財、克拉幣、石油幣、華強幣、CB 亞投行香港集團、幣盛、世通元、U幣、聚寶、21世紀福克斯、萬喜理財、BBT(經媒體多次曝光現已改名為摩根幣)等。所謂的“虛擬貨幣”都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打著創新的幌子,許以用戶高額的回報,實則是傳銷騙局。

  以“貝塔幣”的運作模式來看,參與者的主要收入來源有兩個:一個是貝塔云礦機的挖礦收入,累積到100 個金幣可兌換成人民幣;一個是拉人頭倍增的收入,拉一人獲得120個金幣。

  此類傳銷的操作手法有幾個特點:(1)幣種大多是非恒量發行、單純炒幣,沒有商業應用。(2)都屬于網絡金融傳銷,服務器都在境外,查處難度較大。(3)運行周期短。一般3?6個月,到了返錢高峰期直接關網跑路,換個馬甲重來。

  用百度搜索“虛擬貨幣傳銷”可以看到近50萬條相關信息,都是一些虛擬貨幣傳銷大案要案。虛擬貨幣傳銷案的特點是案值和參與人數量極大,造成的社會危害不同于一般的傳銷,同時具有破壞金融秩序的特點。

  “金融互助”漸成微傳銷主流

  從2015年起,“金融互助”式傳銷成為微傳銷的主流。特別是自2015 年4月俄羅斯人謝爾蓋·馬夫羅季創立的MMM金融互助傳銷模式傳入中國以來,“MMM 金融互助社區”及類似的“金融互助”平臺大量涌現。

  例如“MMM中國”是以資助人和受助人的形式,以互助平臺的模式進行操作。MMM把玩家以資助人和受助人的角色進行配對,資金重組。互助參與者每次援助的金額介于60元至6萬元人民幣之間,并獲取相應數額的馬夫羅幣。資助人發起資助后,系統會開始為其排隊,1~14 天時間,配對完畢,會提示N個受助人賬戶,資助人按要求給受助人打款過去。打款后,角色由之前的資助人轉變為受助人。同樣,系統會把下面排隊的人進行配對,會有N個人給其打款。秒匹配,同時獲最高回報30%(按天數1%計算,時間等越久越多),排隊開始算每天投資額的1%的利。

  這類平臺多以“互助”“慈善”“復利”為噱頭,無實體項目支撐、無明確投資標的、無實體機構,以高收益、低門檻、快回報為誘餌,靠不斷發展新的投資者實現虛高利潤,宣傳推廣、資金運轉等活動完全依托網絡進行。

  這些平臺除了用QQ 群、微信、論壇、貼吧、手機移動端、新聞網站、搜索引擎等常見媒介作為最主要的擴散渠道外,騰訊和百度等眾多帶“ V”認證標志的網站或公眾號也成了重要的傳播途徑,一些網店大量存在出售“金融互助”平臺源碼、系統開發的店鋪。

  (武長海)

  摘自《方圓》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