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先生以教書為生,但卻以書法知名,有人評價他的字“外若飛仙,飄逸灑脫;內似硬漢,鋼筋鐵骨”。面對他的書作,總似有一股揮灑不盡的朝霞之氣撲面而來,令人神清氣爽,塵雜俱滅。問先生是如何練就這一手超凡脫俗的書法,他總會笑著講起年少時的一樁尷尬往事,正是那猶如被人打耳光般的火辣辣的疼痛,改變了他的命運。
自幼時起,啟功便迷上了繪畫。那是受到了祖父的影響,他經常看到祖父拿著筆蘸上墨彩,在扇面上涂抹幾筆,就勾勒出活靈活現的花鳥竹石,羨慕得不得了,萌生了學習畫畫的愿望,于是也拿起了筆。在祖父的引導下,他師承賈羲民、吳鏡汀學習畫畫,且漸漸有了起色。首先在親友圈子里得到了贊許,有了一些小名氣,漸漸發展到有人肯上門求畫。嶄露頭角的啟功憑著一股子少年心性,被一種飄飄欲仙的興奮感和滿足感充盈著,對于求畫者自是有求必應。
有一天,又有一位親戚登門請啟功畫一幅花鳥,說他新裝修的住房,想把畫裝裱懸掛在客廳。啟功非常興奮,雀躍著鋪好了紙,正準備揮毫潑墨,沒想到親戚又叮嚀了一句:“畫好后千萬不要題字,我要請別人代筆完成。”
啟功愣了一下,這意思很明白,就是看不上他的字。啟功是一種什么感覺呢?先是似有一盆冷水兜頭潑了下來,心都跟著冷卻了,繼而臉上又火燒火燎的,像被人打了一記耳光。對他來說,這不啻為莫大的恥辱。當他再提筆時,便覺得這支毛筆竟然沉重得不能運動。
這件事給了年少的啟功極大的傷害,但也正因此,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學好字,練好字。后來經過鐵硯磨穿般的勤奮努力,啟功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家。這個成功,啟功總是歸功于那位無心傷害他的親戚。
(蔣大鶴)
摘自《前衛文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