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聽說最近您腿關節疼痛,我給您做個熱敷吧!”53歲的陳燦英走到一位學員的床邊低聲說。
這是發生在江西吉安精準扶貧項目第八期養老護理員初級鑒定考場的一幕,學員們正在模擬看護老人的情景。不識字的陳燦英有生以來第一次參加考試,她緊張得手直發抖。
和陳燦英一起參加考試的還有150余名來自羅霄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貧困戶。
2016年初,民政部在江西吉安、湖南郴州、江西贛州分期開展千名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和推薦就業工作,通過授人以漁的方式解決貧困人口脫貧問題。
據現場考評員、民政部培訓中心工作人員林文介紹,學員們需通過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才能獲得結業證和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民政部門會推薦合格學員到江西、湖南及其周邊省、市養老機構就業。“學員中有30多名文盲,我們首次單設理論考試小考場,用念題的方式幫助學員們答題。”
“希望培訓能成為一根紐帶,一端連接渴望擁有一技之長的扶貧對象,另一端連接缺少專業養老護理員的基層養老機構。”民政部規劃財務司司長馮亞平說。
為最大限度地減少貧困地區學員的負擔,培訓班免收所有學員的培訓費、資料費、住宿費、餐費。
2014年初,江西遂川縣黃坑鄉水口村村民梁珍秀因為一場大病花去了七八萬元醫療費,使得沒有多少積蓄的家庭一下子雪上加霜。梁珍秀說:“我們在農村沒技能,也沒有賺錢門路,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2016年4月,她聽鄉鎮干部說有一個養老護理員的培訓班,就第一時間報了名。學習認真、考試成績優異的她被評為當期的優秀學員。“培訓后才發現,照顧老人從進食到洗澡,樣樣都有講究。”梁珍秀說。
如今,梁珍秀在黃坑鄉養老院上班,月收入近三千元。更讓她開心的是,從養老院到家里,騎電動車只要10分鐘,顧家、賺錢兩不誤。
據江西省民政廳統計,截至目前,參加培訓的江西學員中已有244人與各地養老護理機構成功對接。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走上脫貧路的‘梁珍秀’們會越來越多。”黃坑鄉黨委書記劉賀芳說。
(袁慧晶)
摘自《鄉鎮論壇》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