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稻
褐飛虱 對吡蟲啉、噻蟲嗪、噻嗪酮產生高水平抗性
對策建議:褐飛虱對各類殺蟲劑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在褐飛虱防治過程中,遷出區和遷入區之間,同一地區的上下代之間,應交替、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無交互抗性的殺蟲劑,避免連續、單一用藥。鑒于目前褐飛虱對吡蟲啉、噻蟲嗪、噻嗪酮已達高水平抗性,建議各稻區暫停使用吡蟲啉、噻蟲嗪、噻嗪酮防治褐飛虱;嚴格限制吡蚜酮、毒死蜱防治褐飛虱的使用次數,每季水稻最好使用1次;交替輪換使用烯啶蟲胺、呋蟲胺、三氟苯嘧啶等新型藥劑,以延緩褐飛虱抗藥性的發展。
白背飛虱 抗性水平上升趨勢明顯
對策建議:鑒于白背飛虱和褐飛虱通常混合發生,且褐飛虱目前已對噻嗪酮產生高水平抗性,建議各稻區暫停使用噻嗪酮防治白背飛虱,延緩其抗性繼續發展。同時,因為新煙堿類藥劑對白背飛虱的毒力依然很高,可以考慮在田間稻飛虱種群以白背飛虱為主時選用吡蟲啉、噻蟲嗪或氟啶蟲胺腈,與吡蚜酮交替使用進行防治。
灰飛虱 今后應繼續限制毒死蜱的使用次數
對策建議:今后應繼續限制毒死蜱的使用次數,并與噻蟲嗪、烯啶蟲胺或吡蚜酮等藥劑交替輪換使用,延緩其抗性繼續發展。
二化螟 對雙酰胺類藥劑抗性上升趨勢明顯
對策建議:二化螟種群對殺蟲劑抗性狀況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其中浙江、江西、湖南大部分地區種群對有機磷類藥劑已普遍產生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對雙酰胺類、大環內酯類藥劑抗性上升趨勢明顯,今后應繼續限制雙酰胺類、大環內酯類藥劑使用次數,避免二化螟連續多個世代接觸同一作用機理的藥劑。同時,應控制阿維菌素的過量使用,減少對天敵的殺傷作用。
小 麥
赤霉病 江蘇等地用多菌靈防效較差
對策建議:建議在多菌靈產生抗性地區輪換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不同作用機理藥劑,延緩抗性發展。
麥蚜 需輪換用藥延緩抗性發展
對策建議:建議在麥蚜產生抗性地區輪換使用新煙堿類藥劑、抗蚜威等不同作用機理藥劑,延緩麥蚜抗性的發展。
棉 花
棉鈴蟲 華北棉區應禁用擬除蟲菊酯類藥劑
對策建議:在棉鈴蟲對擬除蟲菊酯類藥劑產生高水平抗性地區,特別是華北棉區應禁止使用擬除蟲菊酯類藥劑防治棉鈴蟲,以延緩其抗性繼續上升;在華北棉區、長江流域棉區要限制有機磷類、大環內酯類藥劑使用次數(棉花生長期不超過2次),可交替輪換使用多殺菌素、氯蟲苯甲酰胺等其他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
棉蚜 所有種群對溴氰菊酯、吡蟲啉處于高水平抗性
對策建議:棉蚜已成為抗藥性嚴重和難以治理的害蟲之一,建議在農業生產中暫停使用溴氰菊酯、丁硫克百威、吡蟲啉等藥劑,選擇其他不同作用機理藥劑進行防治,同時采用抗性綜合管理措施,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蔬 菜
甜菜夜蛾 華東、華南暫停或少用氯蟲苯甲酰胺
對策建議:華東、華南蔬菜產區建議及時調整用藥策略,暫停或減少使用氯蟲苯甲酰胺防治甜菜夜蛾,嚴格控制甲氧蟲酰肼、茚蟲威、多殺菌素等藥劑的使用次數,并注意不同作用機理間藥劑的交替輪換使用。
煙粉虱 抗藥性北輕南重注意交替輪換用藥
對策建議:鑒于煙粉虱抗藥性北輕南重的特點,湖北、湖南、海南等蔬菜產區應減少單一藥劑防治煙粉虱的使用次數,并注意不同作用機理間藥劑的交替輪換使用。
(作者系全國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 張帥)
摘自《農民日報》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