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福斯特·華萊士是個傳奇人物。寫過的小說無人能看懂,但是唯一一篇演講稿卻在朋友圈被傳瘋。這部演講稿后經改編成一本小書《生命中最簡單又最困難的事》,在華萊士死后得以出版。整本書不長,但卻發人深省,直擊教育的本質問題。
演講的一開頭,他講了一個小故事:兩條年輕的魚遇到一條老魚。老魚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們。水怎么樣?”兩條年輕的魚繼續游了一會兒,終于,其中一條忍不住問另外一條:“什么是‘水’?”
演講中提到,一個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趕赴辦公室,應付8?10個小時充滿挑戰的工作,然后去超市、做飯,放松一會就得早早上床。因為,第二天又得周而復始,再來一遍。
人,很容易在這樣的生活里,形成無意識的慣性:無意識地翻手機、給生活加速、陷入瑣碎的柴米油鹽、忽略身邊的人和事、冷漠、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開頭的故事一樣,生活在“水”中太長時間,已經不知道水是什么。
他在演講中說,教育的目的不是學會知識,而是習得一種思維方式——在繁瑣無聊的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不是“我”被雜亂、無意識的生活拖著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學會思考、選擇,擁有信念、自由,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獲得幸福的能力。
一條活在水中的魚會意識到自己的身邊有水的存在嗎?
一個人活在世上,會隨時保持著清醒的意識,對周遭的環境能有透徹的了解嗎?進入社會后會遇到什么樣的情形,哪些是學校沒教的,又該抱著什么態度去面對真實的生活? 如何擺脫生命中循環的無聊,獲得內心自由?進入社會后你遇到了什么情況?你對自己周遭的環境有清醒的認識嗎?
你覺得累,是你不夠警醒,無法理解這個充滿絕望和禪意的世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