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
課堂上,教授講授經濟學:“何謂第一產業?喂牛,養羊。何謂第二產業?殺牛,宰羊。何謂第三產業?吃牛肉,喝羊湯。”
有學生問:“那么,文化產業呢?”
教授眼睛一亮:“問得好!不愧是俺的好學生。”
然后回答:“所謂文化產業,就是吹牛皮,出洋相!”
“窮人稅”
買彩票的人大多是窮人。因為這是他們承受能力和支付能力范圍以內,能夠實現財富劇增的少有機會。
但中獎畢竟是小概率,長此以往,細水長流,出得多、進得少,就等于繳稅了。“窮人稅”大多就是這樣來的。
“幸福公式”
經濟學中有個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
如果你男友發了獎金,拿到1000元,可你期望他給你買10000元的名牌包,1000除以10000,幸福感只有0.1。但如果你的期望是讓男友請自己吃頓200元的西餐,1000除以200,幸福感是5。
“長線投資”
一小女孩拿著三角錢來到瓜園買瓜,瓜農見她錢太少,便想糊弄小姑娘離開,指著一個未長大的小瓜說:“三角錢只能買到那個小瓜。”小女孩答應了,興高采烈地把錢遞給瓜農。
瓜農很驚訝:“這個瓜還沒熟,你要它怎么吃呢?”
小女孩說:“交完錢這瓜就屬于我了,等瓜長大熟了我再來取吧。”
“投行”
有一個投資銀行菜鳥問,什么是投行?前輩拿了一些爛水果問他:“你打算怎么把這些水果賣出去?”菜鳥想了半天說:“我按照市場價打折,把它們處理掉。”
這位前輩立刻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然后拿起一把水果刀,把爛水果去皮切塊,弄了個漂亮的水果拼盤:“這樣,你就可以按照幾十倍的市場價賣掉。”
“泡沫經濟”
當你決定上網聊天,這叫“創業”;
上來一看MM真多,這叫“市場潛力大”;
但GG也不少,這叫“競爭激烈”;
你決定吸引美女眼球,這叫“定位”;
你說你又帥又有錢,這叫“炒作”;
你問“誰想和我聊天”,這叫“廣告”;
你又問“有美女嗎”,這叫“市場調查”;
有200人同時答“我是美女”,這叫“泡沫經濟”。
“精算師”
富豪到華爾街銀行借了5000美元貸款,借期為兩周,銀行貸款須有抵押,他用停在門口的勞斯萊斯做抵押。銀行職員將他的勞斯萊斯停在地下車庫里,然后借給富豪5000美元。
兩周后富豪來還錢,利息共15美元,銀行職員突然發現富豪賬上有幾百萬,問為啥還要借錢。富豪說:“停車兩周,停車費只要花15美元的停車場,在華爾街是永遠找不到的。”銀行職員進一步細看其資料,發現此人原來是個精算師。
“賭約”
一個穿著相當土氣的老太太拎著一袋歐元走進了一家銀行,工作人員清點后發現整整有50萬歐元。正在檢查工作的行長立即將老太太請進貴賓室:“夫人,金融危機發生后,您是我們最大的存款客戶,我能問您一個私人問題嗎?”老太太點了點頭。行長問:“這是您一生的積蓄?”老太太搖了搖頭說:“一小時前賭場贏來的。”行長很詫異,老太太說:“我逢賭必贏。”
行長不信,老太太又說:“三天后,你的屁股會生大瘡,如果到時候沒有瘡,這50萬歐元就是你的了。”行長開心地接受了老太太的賭約。三天后,老太太跟一個律師來到行長辦公室,行長當場脫下褲子驗證,屁股上果真沒有生瘡。突然,律師猛地朝墻上撞去,行長一把拉住律師,只聽律師痛哭流涕地說:“老太太跟我打賭,說你會當著我的面給她看屁股,我不信,賭150萬歐元。”
“無利潤投資”
經濟學教授提問:“請舉例說明什么叫無利潤投資。”
一個男學生搶答道:“帶自己的妹妹去逛街。”(小 意)
摘自《時代郵刊》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