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召開記者會。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副部長張兆林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現摘編有關內容。
焦點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
回應關鍵詞:振興奶業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
韓長賦表示,今年,農業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主要是抓好以下幾件事:“要去庫存,改善供求關系,希望今年能夠適當調減玉米種植面積到4000萬畝,引導農民進一步調整結構。”他補充說,要補短板,比如要振興奶業,增加大豆生產,發展綠色生態、環境友好型農業。
韓長賦表示,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農村的職業農民、返鄉下鄉的農民工、大學生、科技人員和退伍軍人,農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另外,要增動能,發展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比如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休閑農業,激發活力,增加動力。
韓長賦特別強調,調整結構絕不意味著放松糧食生產,總體上還要保持糧食產能穩定。“尤其是不能削弱糧食生產能力。”
焦點 農村環境污染成新“鄉愁”怎么辦?
回應關鍵詞:綠色發展菜籃子
“如今,像秸稈焚燒、養殖場的糞污亂排、農藥化肥等過量施用在農村還普遍存在?”
韓長賦介紹說,2016年我國首次實現了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糞污的處理和利用率也從2012年的50%達到了去年的60%。下一步,農業部將把綠色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資源保護,一手抓廢棄物的治理。“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韓長賦說,我們化肥用得多,主要是園藝作物用得多,水果、蔬菜、茶葉等園藝作物化肥用量占比達到了總用量的40%,另外還有接近20%用在綠化、工業方面。所以,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達到減量是重點。
“另外,大家最關心的菜籃子產品,我們把它們作為農產品質量提升的抓手。”韓長賦回應說,今年,首先在果菜茶的核心產區,知名品牌的生產基地來推廣,力爭到2020年使果菜茶的化肥施用量比目前減少50%以上。
東北人講,苞米稈子漫山遍野,怎么處理?“開展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東北是玉米主產區,通過機械化還田,支持開展飼料化、基料化”。韓長賦舉例說,比如搞食用菌,開展能源化,支持秸稈發電,支持企業探索產業化的利用機制。
焦點 農村土地使用權可用于抵押貸款?
回應關鍵詞:正在試點
“對農村土地的流轉尤其保護農民土地的權益方面會采取或者正在采取哪些措施?同時,農村土地的使用權問題怎么解決?”
韓長賦表示,現在推進農村改革,仍然是以農民和土地的關系為主線。
在土地流轉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保護農民的權益。進行承包地的確權登記頒證時,把每一個農民承包地在哪兒、究竟有多大面積、地力如何、土地生產能力怎么樣,都進行明確勘測、評估和登記,然后發一個證。農民講這叫確實權、頒鐵證,就是保護他的利益,他不用擔心了,可以安心出去打工了。
另外,還要實行“三權分置”,就是把土地的集體所有權、農戶的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開,使集體、承包農戶和流入土地者的權益能夠都得到保護,并且能夠平衡。
對于使用權問題,韓長賦表示,既然設定使用權,而且流入土地搞生產經營要有這個權利,當然要保護,要使它的使用權的權能也得到實現。如正在進行的土地使用權的抵押貸款試點,流入土地了,生產要用貸款,使用權也可以抵押,目前做的一般都是抵押它預期收益。還有其他方面的探索,如對流入土地的規模生產者的保險方面的補助試點等等,這都是使用權的體現。政策方向也是支持土地的規模經營。
當然要說明一點,就是使用權的實現不能侵害承包權和所有權。怎么保證?就是合同約定,即承包農戶和流入方有合同,這個合同要在農業部門進行鑒證,雙方權益都要得到保障。一方面,引導合理的土地流轉費,保障農戶的權益;另外一個方面,也保障流入方的權益,這樣的話,大家就有一個明確的生產經營預期,有利于土地流轉健康發展。 (王 晶 吳海波)
摘自央廣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