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津巴布韋的很多診所外面,有一張被稱為“友情木椅”的長椅子。而這些椅子的主人,是一群并不出名的津巴布韋老奶奶。在過去的10年里,老奶奶們坐在“友情木椅”上,為痛苦掙扎的人們指點迷津,幫助了成千上萬患有心理疾病的津巴布韋人。
因為貧窮、混亂和廣泛流傳的艾滋病,津巴布韋30%左右的人有常見的心理疾病,主要是抑郁癥和焦慮癥。但整個國家只有10個心理醫生,多數窮人只能飽受心理疾病的折磨。
轉機出現在2006年。這一年,心理醫生迪克遜發現很多津巴布韋的老奶奶,非常喜歡傾聽周圍的人訴苦,然后安慰他們,給出建議。雖然她們沒有受過專業的心理學訓練,但她們有多年的閱歷、慈悲的態度、幫助他人的熱情和當地的名望,可以讓很多人從愁苦的心理狀態中得到緩解。
于是,迪克遜召集了一批熱心腸的“知心奶奶”,進行專業的心理學知識短期培訓。培訓后,奶奶們紛紛來到自家附近開展愛心治療。
每天,奶奶們坐在長椅上,微笑地看著過往的行人。當有人坐在木椅上坐下時,就意味著他/她有麻煩或者痛苦想要傾訴:
“我得了艾滋病,既然治不好還不如現在一了百了。”
“一想到家里太窮,有很多個孩子要養,就覺得這個世界一點盼頭都沒有,每晚都失眠。”
……
奶奶們認真地傾聽,然后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去安撫他們,最后再根據迪克遜教授的專業知識,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告訴訪問者眼前的困難或許可以如何如何解決。
奶奶們有了更多的經驗和對心理疾病更深刻的理解之后,她們發現很多人的抑郁癥可以通過同伴之間的交流得到緩解。于是,她們發明出一種更有效的治療抑郁癥的方法:讓大家圍坐在一起做編織袋。她們一邊編織,一邊訴說著自己的人生故事。這種感覺,給了人們團隊的支持感和友情的溫暖。同時,做出來的編織袋還可以補貼家用,一舉兩得。
10年來,奶奶們幫助了超過27500人緩解和治愈了心理疾病,成為津巴布韋心理治療界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被人們稱為“黃金夫人”。
摘自英國那些事兒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