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警惕老年人成抑郁情緒高發群體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工作壓力、房貸壓力、養娃壓力……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容易”二字,很多人每天被各種焦慮、抑郁情緒困擾,有人期待著早些退休,享受有錢有閑的老年生活。

  然而,老年人的生活也并不輕松。很多老人因為睡不著、身體不舒服等各種問題上醫院求診,他們中很多人反復跑各家醫院,做各項檢查,卻查不出什么問題,最終,醫生發現,他們的問題是出在了“心”上。

  “老年人已成為各種情緒問題的高發群體。”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老年康復科主任王征說,有數據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各種情緒障礙的發病率高達12%?25%,其中尤以抑郁、焦慮最為普遍。更讓人擔心的是,這些有情緒障礙的老年人就診率不高,很多人只知道自己睡不好、身體不舒服,卻沒有意識到是自己情緒出問題了,還有的則因為病恥感而不愿意就診。

  覺得自己連累了家人和孩子

  73歲老奶奶做了傻事

  直到73歲的王奶奶渾身濕漉漉地被小區鄰居扶回家,家里人才意識到,有必要帶老人去看看心理醫生了。

  兩年前,王奶奶患了白內障,視力變差,同時記性也慢慢變差。最近一年來,王奶奶的視力越來越差,出門次數也變得越來越少,情緒變得很差,經常對老伴發脾氣。

  有一段時間,她聽說,把水龍頭開得很小,讓水一滴一滴地流,水表的指針就不轉了,就不用交水費了。為了省錢,她經常這樣接水。有一次,妹妹來家里做客,發現她這樣做,就責備了她:“你這樣多不道德啊,家里又不差這點錢,再說別人知道了,怎么看你兒子?”從此之后,王奶奶就坐立不安,睡不著,吃不下,認為自己犯錯了,被公安盯上,要坐牢,還會連累兒子一起坐牢。眼睛有毛病,睡不好又吃不下,王奶奶覺得自己就是個負擔,會連累家人及兒子,就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所幸發現及時,沒有造成嚴重后果。

  事后,兒子帶她到醫院老年精神科就診,診斷王奶奶患上了老年抑郁癥。

  王征說,強烈的自罪感和自責感是老年抑郁患者的常見表現之一,也是導致他們抑郁癥發作的最重要的心理原因。“有自罪感的老人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對不起別人,遇事總往不好的方向想。”王征說,“病恥感更加重了他們的自責心理,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傷害自己的傾向。”

  兒子買的股票大跌

  老人焦慮得整晚睡不著覺

  最近一段時間,65歲的蔡大媽每天晚上睡不好,從床頭爬到床尾,又從床尾爬到床頭。家里人問她哪里不舒服,她一聲不吭,只管自己在床上爬來爬去,弄得全家人都莫名其妙,都以為蔡大媽腦子出了什么問題,于是就拉著她看醫生。

  蔡大媽的女兒告訴王征,蔡大媽最近情緒很不好,經常說自己這里不舒服,那里難受。帶她去了幾家醫院,醫生也沒有發現問題。

  她的這種情況在得知兒子炒股巨虧后加重。蔡大媽告訴王征,自己每天很難受,不是這里疼,就是那里難受,有時候甚至覺得,活著簡直是受罪,還不如死了算了。晚上在床上爬來爬去也是因為難受睡不著,爬一爬感覺稍微舒服一點。

  王征給蔡大媽做了一些心理測試,發現她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都很嚴重,于是就給她開了一些抗焦慮和抗抑郁的藥物。兩個星期之后,蔡大媽來復查,緊鎖的眉頭明顯放松了很多,她說:“王主任,你這個藥太神奇了。我的頭痛、胃痛都好了,晚上也能睡著了。”

  王征認為,其實,蔡大媽的身體并沒有毛病,問題出在她的情緒上。對子女的擔憂,讓老人無法放松自己的情緒,長期的焦慮讓老人患上了情緒障礙癥,常見的表現就是身體不舒服,比如胃不舒服、頭痛乏力、心慌胸悶等。

  衰老、疾病、家庭不幸福

  多因素讓老人成抑郁高發群體

  抑郁等情緒障礙在老年群體中非常高發。王征表示,情緒障礙是老年人的高發疾病,但卻很容易被忽視。一方面,老年人只關注自己軀體上的不適,而對失眠以及焦慮、抑郁情緒不在意;另一方面,相比年輕人比較激烈、明顯的情緒變化,老年人的抑郁癥則比較隱匿,大多只表現為懶言少語,對日常的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不愿意主動講話,也不愿意做事情,一般人不會將這些表現和抑郁癥聯系在一起,因而很容易被忽視。

  為什么老年人容易高發抑郁等情緒障礙?王征認為,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衰老本身就會助長抑郁。隨著新陳代謝減緩,身體分泌的多巴胺和五羥色胺等讓人振奮的物質會慢慢變少,同時隨著生理機能的退化,老年人會陷入深深的無助感中。長期處于無助狀態,老人很容易對生活和生命產生厭倦情緒,久而久之,抑郁就找上門來。

  軀體疾病也會引發抑郁問題。隨著年齡的增大,老人患慢性疾病的增多,如高血壓、心臟病、關節炎、糖尿病等,如果這些疾病延續時間長,治療效果一般,都會使老年人感到無能為力,心情沮喪,無奈抑郁。癌癥也是老年人不可忽視的問題。2017年,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癥,其中至少有6000人是老年人。在這些老年癌癥患者中,有40%?50%可能出現抑郁問題。

  此外還有家庭不幸福帶來的心理創傷,包括喪偶、子女不孝、地位低下、常年獨居等。

  睡不好是老年抑郁常見表現

  持續兩周以上應就診

  大量的臨床經驗顯示,老年人抑郁癥容易被忽視,多數前來就診的老人,都以失眠或身體不適感為主訴而就診。王征認為,老年人的抑郁不是十分典型,看不出心境的好壞,輕生念頭不強烈,取而代之的是持續性的疲乏,無故的體重減輕,失眠障礙,食欲變差,記憶力下降等,癥狀類似阿爾茨海默病,所以老年人的抑郁癥很容易被家人和普通醫生忽略。“失眠是很多老年抑郁癥患者最開始出現的癥狀。”王征提示,一旦出現睡眠問題超過兩周,建議就醫。“與作息時間規律的人相比,睡眠不足的人更易產生消極思想,他們的無助感比正常人高80%。”

  老年期抑郁患者還會表現出情緒低落、回避社交。如果家里有老人出現上述癥狀,應警惕抑郁癥的患病可能。

  王征認為,許多老年人會感到孤獨,社交接觸有助于預防和緩解抑郁癥。子女應該多關心關愛父母,與他們多交流,關注老人的身心變化。同時,老人也應學會自我的調節,保障自己的心理健康。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盡量采取散步、聊天、娛樂等較為積極的方式休息。

  抑郁癥和所有其他疾病一樣,需要正視并積極治療的,一旦確診,應積極尋求治療,不能因為病恥感而延誤治療時機,釀成更嚴重的后果。目前,抑郁癥的治療已經有相對成熟的方法,大部分老年人經過短期治療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馮  雙    李  彬)

  摘自《農村信息報》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