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鄉村里的咖啡屋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2014年1月,四川省廣漢市金魚鎮涼水村農田旁,一個名叫“筱筱家”的農家院落開門迎客,西式的裝修混搭著花草綠植,吸引了來來往往的村民駐足觀望。

  這個由農家屋改造而來的洋氣院落,便是德陽市首家鄉村咖啡屋。此后四年,鄉村咖啡屋在當地遍地開花,成為一道亮麗的鄉村旅游風景。

  而開先河的鄉村咖啡屋經營如何?帶著問題,記者來到了金魚鎮,探尋答案。

  回鄉開咖啡屋  一舉成“網紅”

  走進咖啡屋,歐式的裝修精致而小巧,室內已坐滿了客人,室外的花園綠意盎然,尚有空座。記者置身其中,很難想象,這里是四川的一個普通農家小院。“在老家辦咖啡屋,并不是想賺多少錢,這是我的一個夢想,我們現在每月的營業額大概有5萬余元,綜合計算下來,并沒有多少賺頭。”老板韓筱告訴記者,當初回鄉辦咖啡屋,是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

  韓筱是名80后,2005年大學畢業后,她最先在成都學習了咖啡和甜品制作,后來進入拍賣行業,通過自己的努力,成了行業先鋒。2013年6月,韓筱萌生了自主創業、回家開咖啡館的念頭。下定決心后,她于當年10月回到家鄉——廣漢市金魚鎮涼水村,在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了這個咖啡館,取名“筱筱家”,并于2014年1月正式對外營業。

  “在農村開咖啡店,那么遠,哪個來喝哦?!”創業之初,韓筱也曾遭遇過家人和朋友的質疑。

  “當時廣漢乃至整個四川都沒聽說過鄉村咖啡屋的項目,城里人有錢了,交通也方便了,大家到鄉村來旅游,說不定還真喜歡這種藏在鄉村田園中的咖啡屋呢?”面對家人和朋友的質疑,韓筱堅持初衷,而且盡力爭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讓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咖啡屋開業后不僅沒有門前冷落,反而生意火爆。在游客們的口口相傳和一些媒體的報道之下,韓筱的咖啡屋瞬間成了“網紅”。

  堅守創業初衷打磨“老字號”

  當高雅的咖啡遇上傳統的鄉村,瞬間便迸發出了無窮的魅力。每到周末,便有廣漢、德陽和成都的客人們慕名而來。

  記者了解到,筱筱家咖啡屋開業后的兩年內,在廣漢乃至整個德陽,涌現了20余家鄉村咖啡屋,在詩意的鄉村中品茗咖啡,已成為當地鄉村旅游的一大特色。但由于定位不精準,以及經營和客源等原因,有的咖啡屋在開業不久后便倒閉了。

  一波熱潮之后,附近的鄉村咖啡屋進入了冷靜期。同時,更多的年輕人又懷揣著田園詩歌的夢想,希望投資鄉村咖啡屋項目。對此,韓筱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從經濟角度來看鄉村咖啡屋,其實它并不太賺錢,而且很快就會被復制,同行競爭也很激烈。”韓筱認為,做好鄉村咖啡屋,關鍵要在產品和服務上下功夫,而且最好要專一,因為弄不好就會成為一個翻版的農家樂。

  韓筱說,自己的咖啡屋剛開業不久,就有客人要求提供午餐,更有要求提供住宿的。但由于她表示拒絕,為此還失去了很多客人,少賺了很多錢。

  “我只想開一間咖啡屋,可消費者常常想將這里當作‘農家樂’。”韓筱告訴記者,后來她想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即提供“派對餐”,滿足團體客戶的要求。

  “這四年,我累計投資了近百萬元,咖啡屋現有5~8名工作人員,每月營業額5萬元左右,雖然經濟效益不是很好,但我想一直堅持下去,把這里做成鄉村咖啡屋的‘老字號’。”韓筱說。

  開辦鄉村旅游項目

  要做好市場調研

  當前,鄉村振興已成為時代潮流,作為鄉村旅游和創意產業的代表,鄉村咖啡屋經歷了四年的快速生長后,該如何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呢?

  韓筱認為,如果要開辦鄉村咖啡屋,首先要選好地方,交通便捷、停車方便,最好是附近要有相關的旅游休閑配套產業;其次便是堅持,專注產品和服務,不能貪大求全。把鄉村裝點得更美更漂亮,讓鄉村更吸引人,這需要更多的創意和思考,大家在返鄉創業時要摸清鄉村實際,敢于創新,大膽實踐。

  “‘筱筱家咖啡屋’是我們鎮上的一個鄉村旅游亮點,也是鄉村旅游項目的成功示范。但大家在創業鄉村旅游、開辦鄉村咖啡屋時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并結合自己的實際,不能盲目跟風。”金魚鎮黨委副書記賀貴波告訴記者,當前金魚鎮正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支持更多的青年們返鄉創業,打造鄉村新景點,共同助力鄉村振興。(樊邦平)

  摘自《四川農村日報》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