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人,年齡越大越不愛說話,不喜歡嘈雜的聲音,屋子里整日很清靜,尤其是一些獨居的老人,親朋好友間的交往少,不愛出門,說話機會少,時間久了,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其實,包括說話在內的聲響刺激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人類大腦是用進廢退的,說話太少,大腦中專管語言的區(qū)域興奮度就會減弱,不利于大腦的健康運轉。說話的過程需要經過邏輯思考進行語言的提煉和組織,是對大腦的鍛煉。
專家稱,友好的談話是使人變得聰明的可靠手段。科學家測試發(fā)現,在參加重要活動前,和人多交談些愉快的話題,保持微笑,可以激活大腦,在活動中發(fā)揮更好的智力,表現得更聰明。
老年人大腦細胞不斷退化衰老,多說話可以刺激大腦細胞不斷活躍并保持一定興奮程度,有效推遲大腦的衰老進程,對預防老年癡呆有一定作用。目前許多治療老年癡呆的方法中,多感官刺激是效果最好的。所以,兒女要鼓勵老人多說話,并在老人的居室營造一些和諧的聲響,平時也要多聽老人說話。善于聽老人嘮叨、從嘮叨中理解老人的愛,也是一種孝順。
對于老年朋友,明白說話的好處后,要給自己創(chuàng)造更多和周圍交流的機會,具體來講:一、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愛好,加入一些興趣團體,演講、唱歌、讀書會等都是很好的活動。二、可以學習植物培植、動物養(yǎng)護等,探索一些新的知識。三、有些老年朋友退休前是行業(yè)精英,可以做一些博物館、科技館或者青少年活動場所的義務講解員,和更多年輕的朋友交流聊天,一起探討,發(fā)揮個人積累的經驗和專業(yè)所長,把知識更好地傳遞給下一代。
摘自《生命時報》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