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紅豆杉進入管理季節,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紅豆杉公司就會按照用工需求和工人勞動狀況,采取雇請鐘點工的方式完成季節性任務,工作結束后一次性兌現工資。
作為“露天工廠”的農業產業,用工季節性非常強。冬閑時節,生產崗位很少且突擊性很強。為科學處理用工需求和生產成本的矛盾,“農閑鐘點工”應運而生。當地農民利用掌握的農業技術,在顧及自家農活的同時,到當地種植大戶和龍頭企業做起了 “農閑鐘點工”,成為不出村、鎮就能輕松賺錢的新型農民。
“我在家里做鐘點工不比在外面賺得少,而且賺錢顧家兩不誤!”上馬鎮黃桷壩村村民梁俊才,受雇于村里的紅豆杉種植公司從事紅豆杉枝丫修剪。他告訴筆者:“現在名優樹木種植基地和各類專業合作社很多,我們這樣的‘農閑鐘點工’在農村很吃得開,隨時有人打電話用工。我家就兩三畝地,以前忙完地里的活兒后,不是和別人聊天拉家常,就是玩撲克打麻將。現在我可忙乎啦,我和村里許多農民都來村里的紅豆杉基地做活,一天至少能掙七八十塊錢呢。”
在當地,梁俊才這樣的“農閑鐘點工”還有許多。他們所從事的行業涉及蔬菜種植、家禽養殖等多個工種。這些“農閑鐘點工”本來就是種養方面的行家里手,所以做起事來得心應手。
“農閑鐘點工”的出現,不僅使農民利用閑散時間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而且其隨叫隨到、靈活、計時付工錢的特點也日漸受到種植、養殖業主們的青睞。
納溪紅豆杉公司技術負責人沈四坤給筆者算了一筆賬:“就近雇請‘農閑鐘點工’,因為都是村里人,不用管吃住,單修剪枝丫這一筆,與公司雇傭固定工人比起來,每年都要節約近3萬多元。而公司一年下來的幾個管理節點,累計就要節約15萬元以上。”
(向育凱)
摘自《四川農村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