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隨著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閑置民房的合理改造成了帶動老鄉脫貧致富的香餑餑。如何盤活農民手中這一沉睡資產,在政府統一規劃引導的前提下,建立工商資本與農戶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帶動貧困地區的農民通過發展旅游脫貧致富,山東乳山、浙江麗水等地用近年來的實踐探索給出了一些“參考答案”——
山東乳山:讓鄉居與旅游美麗邂逅
找準民宿切入點,
美麗邂逅引發鄉村蛻變
車水馬龍、高樓大廈、人來人往……在大都市住久了,就會想覓一處安靜的田園,踏青尋綠、悠然愜意……這是近幾年鄉村旅游越來越受寵的原因。正是靠著發展鄉村旅游,省級貧困村山東省乳山市白沙灘鎮徐家塂村,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
徐家塂村的蛻變,得益于一次“美麗邂逅”。2015年,來自北京的劉迎到徐家塂村村北的青龍觀旅游,尋著美景,信步走到了徐家塂村。“當時就感覺,這個村子雖小,但風景秀美,而且地理位置非常好。由于靠近景區,村里已經有了發展旅游的雛形,采摘園和農家樂都有模有樣了,就有了在這里投資的想法。”劉迎說。
回到北京后,劉迎通過市場調查和對徐家塂村現實情況的分析,找準了鄉村民宿這一切入點。她再次來到乳山,與白沙灘鎮政府對接,二者一拍即合。很快,劉迎牽頭成立了“一泊花港”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租賃了30畝土地打造花海景觀的同時,租賃了13家閑置民房,進行改造提升,打造“一泊花港”民宿。
院落里綠樹紅花、葫蘆滿架,室內則是古樸典雅、趣味盎然,書架擺滿了國學書籍,專設了書法練習室……院落小的適合一家三口休閑,院落大的可以兩家、三家一起組團合住。“吃的,都是從菜園里采摘的新鮮蔬菜,游客們可以在所住的小院廚房自己開火,也可以交由農家樂廚師給加工。”劉英說。
貧困戶房屋優先租賃,
租金1000元/年以上
游青龍觀、住農家院、吃農家飯,已成為徐家塂村鄉村旅游的最大賣點。記者采訪發現,該村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實現了與脫貧攻堅的有效結合:貧困戶的閑置房屋優先租賃,租金保障在1000元/年以上;貧困戶優先到公司打工,勞動能力差的貧困戶優先選擇相對輕松的崗位;項目每年交給村集體保底收入4.5萬元,優先用于給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分紅。
據村委會主任徐天洲介紹,“一泊花港”項目引進后,從前期的改造工程用工,到完工后的綠化、保潔和日常維護,全部雇傭本村人員,常年用工在20多人,最多時每天用工可達50多人。“每月工資兩千元,還有四天假期,養活自己和供孩子上學都夠了。”負責農家院保潔的村民于萍說。
此外,村莊的環境面貌得到大幅改善。村莊內,主要街道全部實現綠化、硬化、亮化和凈化,民宿的院內院外都栽植了花草樹木,并進行了景觀設計。村外,在綠水青山的環繞下,花海與果樹采摘園相連,催生的新業態又給村民帶來新的收入。“以前,咱這些花生地瓜核桃果子,想賣出去都不容易,也賣不成什么錢。你看這會兒,村口一擺就賣了,賣得貴點兒也有人搶。”73歲的貧困戶林吉潮告訴記者。(宋曉寧)
浙江麗水:外來資本看上山村老房
“我們做夢也想不到,下南山村還有今天。”坐在民房改建的咖啡廳里,村民符勇國說。50歲的他,生于此,長于此,親眼見證了下南山村跌宕起伏的歷史。
下南山村是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的一個小山村,共有200來戶人家。因為坐落在甌江邊,常常遭受洪水侵襲。為了躲避洪災,同時留下良田種糧糊口,村民們只得上山建房。因此,下南山村的民居高低不平,坡陡路險,整個村里找不到一塊平地。村民的生活十分不便,所有東西都要一擔一擔從山下挑上山。
甌江建起水電站后,洪水被收服,下南山村的老百姓也搬到了山下,建起了一排排新居。生活是方便了許多,但老百姓心里始終有個結,這就是山上的老村子越來越破敗,都變成了鳥窩。盡管政府撥了幾百萬,將村子列入“文保”,但由于沒人居住,很快就倒塌了一大半。
2016年,“聯眾度假”來到下南山村,居然一眼就看中了這批老房子。后面背靠高山,前面臨著甌江,盡管老房子破敗不堪,但整體環境山清水秀,賞心悅目。“聯眾度假”當即跟村里簽下合約,計劃投資6000萬,要將老村子改造成個性化民宿酒店。
為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民宿酒店,“聯眾度假”通過村集體,從村民手里租用房子使用權。按建筑面積計算租金,每五年漲一次。其他投資經營全部由“聯眾度假”負責。
老房子一共43棟,經過設計師評估,保留使用的有37棟。項目開工后,當地村民成了最搶手的勞動力,種花草、搬磚瓦、鋪石子,每天工資180元。符勇國也受雇于“聯眾度假”,給老房子做防水處理,每天工資四五百。
去年五月,為了聚人氣,“聯眾度假”出錢舉辦“楊梅節”,請來不少媒體捧場。此前,因為缺少宣傳,下南山村的楊梅盡管很甜,但賣價一直不理想。“楊梅節”期間,主辦方搞起了吃楊梅比賽,吸引了大量游客,爭先恐后到基地采摘,不僅把楊梅賣了個精光,而且價格也提高了不少。符勇國算了一下:他家的楊梅收入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加上老婆在企業打工,全家年收入10萬元不在話下。
外面看看像民房,進去一看超五星。國慶期間,下南山村第一期民宿酒店試營業。當地老百姓簡直無法相信,以前東倒西歪的老村子,搖身變成度假酒店,每晚住宿費居然要上千塊。
現在,村民們得空就會來村子里轉轉,看看自家的老房子,想想已經逝去的歲月。這時,一種滿足感便油然而生。(蔣文龍)
摘自《農民日報》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