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最近發布《2018年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具體介紹八大方面37條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在農民直接補貼方面,包括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生產者補貼和棉花目標價格補貼。
例如,今年國家確定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實施玉米及大豆生產者補貼,大豆補貼標準要高于玉米。國家將在相關稻谷主產省份實施稻谷補貼,中央財政將一定數額補貼資金撥付到省,由有關省份制定具體補貼實施方案。
又如,中央財政資金全國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為15大類42個小類137個品目,實行補貼范圍內機具敞開補貼。
在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方面,包括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能力建設、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和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
例如,對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社會化服務骨干和農業產業扶貧對象作為重點培育對象,以提升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為主要內容,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00萬人次。
支持農業結構調整也有諸多有力政策,包括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糧改飼、高產優質苜蓿示范基地建設和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
例如,中央財政支持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規模擴大到2400萬畝,加上地方自主開展的600萬畝,達到3000萬畝。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江蘇和江西開展輪作試點。
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的其他五方面是: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支持綠色高效技術推廣服務、支持農業資源生態保護和面源污染防治、支持農業防災救災、大縣獎勵政策等。
綜合新華網、中國經濟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