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超市的時候,大家會發現超市里經常有一些快要過期的食品降價或捆綁售賣。面對這些臨近保質期限的食品,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這些食品有沒有安全保障?真的不能吃了嗎?
什么叫臨期食品
臨期食品是臨近食品的保質期限但還沒有過期的食品,就是說臨期食品還在食品的保質期之內。
保質期是伴隨著食品工業和食品流通產生的。食品企業生產的食品要想賣給消費者,需要經過儲存、運輸、擺上貨架,再等待消費者買走。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而在這個過程中,食品不能變質、變味、出現品質的問題,所以每一種食品都會有自己的保質期。
臨期食品能不能吃
臨期食品只是臨近保質期,食品還在保質期之內,只要是在保質期之內的食品,質量就有保障。在國外,把臨期食品降價出售或直接捐給慈善機構是商家的通常做法。美國、英國、新西蘭、日本等國家的食品還有最佳口味時期、最佳食用期或最佳賞味期的說法,過了最佳食用期但還不到保質期就開始打折出售。總的目的就是要讓食品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在我國,商家一般會定期清點食品,把臨近保質期限的食品找出來,通過降價的手段或捆綁促銷,放在貨架前排來售賣。這種銷售方式一方面可以讓消費者享受到真正物美價廉的商品,也避免了不良廠家把臨期食品翻新后重新銷售。
總的來說,臨期食品是安全的,也是完全可以食用的。對于買賣雙方,是互惠互利的。
如何選擇臨期食品
1.購買時要避免沖動消費 有些人看到臨期食品的價格非常便宜,就會大批量購買,好像占了多大的便宜。殊不知,當購買的食品因為吃不完而超過保質期限,就變成另外的一種浪費。
2.選擇臨期食品看清保質期 特別是鮮奶之類的食品,保質期只有幾天的時間,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保質期的最后一天,盡量在保質期內將食品食用完畢。購買的臨期食品盡量選擇小包裝的,食品的包裝打開了,食品的保質期就已經作廢了。所以食品在打開以后盡快吃完,吃不完的食品也要密封保存,以免吃到變質食品。
3.購買臨期食品要選擇正規渠道 購買臨期食品盡量不要因為便宜而選擇街邊的小攤,盡量從正規的商場或超市里購買。
(國家一級營養師 王桂真)
摘自《中國婦女報》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