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滿庭花簇簇 添得許多香 臺灣蘭花的故事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在用于春節送禮或居家裝飾的鮮花中,蝴蝶蘭無疑是臺灣人的最愛。花語為“幸福”的蝴蝶蘭不僅裝點了節日氣氛,也蘊藏著巨大商機。

  育蘭:不斷求新

  黃福良是嘉義縣昌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每年春節前,他都要在阿里山上的蘭園與山下的公司基地之間奔波,格外忙碌。

  由于蝴蝶蘭生長溫度是28~32℃,而開花在18~24℃,所以他把花送到較冷的山上催花,隨后在春節前把花銷往臺灣各地,并向來自歐洲的花商展示他培育出的新品種。

  黃福良已年過六旬,從事蝴蝶蘭種植已有30多年,是臺灣少數從事蝴蝶蘭育種、組織培養、開花株培育銷售一條龍產業的養花人。

  “剛開始育種時就是亂碰,育種知識很少,砸了很多錢卻沒有突破。”他說。

  “后來終于培育出可以賺到錢的品種,特別高興。”他把這個救命的品種起名叫“珍珠”。“就像畫畫、創作音樂一樣,育種也需要興趣和敏感的神經,還要了解不同市場的消費習慣。”他說。

  盡管已在臺灣獲得終生育種精英成就獎,黃福良不無憂慮地說,近年來臺灣的訂單減少很多,現在臺灣從事蘭花育種的人才越來越少。

  “我們為什么堅持?因為我們喜歡看到培育出的新品種。”黃福良說。

  臺灣一些大學的研究機構也在開展蘭花研究。如成功大學蘭花研究中心,在2014年底與大陸研究單位合作完成臺灣原生種“小蘭嶼蝴蝶蘭”的基因組測序。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基因調控,讓花紋出現或消失在蝴蝶蘭花朵的任何位置上,縮短蘭花育種時間。蝴蝶蘭通常是沒有香味的,培育有花香的蝴蝶蘭也是一大研究課題。

  種蘭:精致農業

  臺灣地處亞熱帶,年平均氣溫22.5℃,非常適合蝴蝶蘭的商業種植。目前,臺灣有200多個暢銷的蝴蝶蘭品種,已成為全球蘭花市場的主要生產地。

  南投縣魚池鄉是臺灣虎頭蘭的最主要產地,魚池鄉平均溫度20℃,這里的虎頭蘭種植面積有16公頃,產量超過全臺灣總產量的90%。

  魚池鄉東光蘭園的老板郭光展種植虎頭蘭已30多年,整日與蘭花為伍。“我們蘭園種植了大約3公頃、20多個品種的虎頭蘭,大部分是我們自己培育的品種。”郭光展說。

  然而,今年他種植的虎頭蘭產量萎縮了一半左右,氣候異常是主要原因。“由于近來溫差不夠大,花的出芽率變低了,本應在同一時間長出兩枝花的,現在常常只長出一枝花。”

  每種蘭花生長的最佳環境與技術各有不同,蘭花種植是一門技術門檻非常高的產業,是現代高成本、高技術、高經濟價值的精致農業的代表。而氣候異常對臺灣精致農業產生負面影響,許多經濟作物紛紛減產,蘭花也不能幸免。

  售蘭:巨大商機

  今年臺灣蘭花產量少,銷售卻比往年更熱。

  在彰化縣田尾鄉公路花園從事蝴蝶蘭批發生意的曾仲瑋說:“今年是我從事蘭花生意20年來最缺花的一年,臺灣有很大一部分蘭花都被外銷訂單搶走了。”

  田尾鄉公路花園是臺灣最大的花卉集散地,一到假日,前來購花的游人絡繹不絕。曾仲瑋說,公路花園距離產地近,加上地價相對便宜,所以其成本會比北部的花販更低。

  “我覺得蝴蝶蘭是一個很有前景的產業,但也是一個需要提前計劃的產業,每年過完農歷新年我就要與花農訂下一年的計劃。”曾仲瑋說。

  據臺灣農業主管部門統計,2016年臺灣蘭花年產值近62億元新臺幣,外銷值超過1.7億美元,其中蝴蝶蘭出口近1.4億美元,占全部蘭花外銷金額的78%。

  賞蘭:千年文化

  蘭花文化在中國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歷代文人墨客都喜愛種蘭、賞蘭和詠蘭,他們以詩詞、書畫為蘭花賦予人格,以“蕙質蘭心”“空谷幽蘭”比喻人品高潔、典雅、內斂。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希望》原是胡適早年寫的一首詩,后被臺灣的陳賢德和張弼二人修改并配上曲子,同時改名為《蘭花草》,從臺灣傳唱到整個華人世界。有人考究說,蘭花草或未必是蘭花,但無論如何,這首歌曲的風行,可見中國人對蘭花的喜愛。

  在臺北花市,隨處可見采買花卉的市民。熙熙攘攘,絡繹不絕。一位楊姓女士精心挑選了兩盆蘭花,一盆紫色,一盆黃色。“我常常來買蘭花,過年更是少不了,放在家里特別雅致,清心抒懷。”她說。

  (喻  菲     祁  星     李  凱)

  來源:新華社

  ?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