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植樹方式方法多樣,其中有三種方式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成一個家,種一棵樹”。鹿兒島一帶,新婚夫婦有植樹一棵作為紀念的習慣,樹旁立碑并寫明雙方姓名和婚期,植后50年方能砍伐。屆時當年攜手植樹的這對夫婦將舉行隆重的金婚紀念活動,熱鬧非凡。因為人們希望愛情能夠像大樹一般生機盎然,所以那里的“愛情樹”蔚然成林,頗為壯觀。
二是“賣一部車,種一棵樹”。日本街邊的許多樹都是由本田汽車公司栽種的。原來,多年前,本田公司總裁乘車外出,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假如汽車廠家不顧一切地生產、銷售汽車,汽車排出的廢氣將不斷加劇空氣污染,惡化城市環境,引起社會公眾的不滿。他決定每賣一部車,便在街上種一棵樹。從那以后,本田公司將賣車所得利潤的一部分轉為植樹費用,專門用來美化城市街道。這一舉動使本田公司不僅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而且汽車的銷售量大增。
三是“挖一個坑,護一棵樹”。在日本,我參觀了久負盛名的“樹木銀行”,眼界大開。“樹木銀行”的開辦,是為了防止建筑工程“吃掉”綠化面積。施工單位在清理場地時挖出來的大樹或小樹,都必須及時存入“樹木銀行”。由“樹木銀行”精心加以保存。到工程結束時,再移栽到附近規劃好的地方。“樹木銀行”自開業以來,使樹木受到了很好的保護,綠化面積有增無減。“銀行”工作人員對每棵樹都精心照料,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
從“愛情樹”到“樹木銀行”,聽來新奇,做起來其實不難。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也能人人擁有一片綠意。(夏愛華)
摘自人民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