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三寶壟港市有這樣一家特殊餐館:在這里用餐,不付現金,而是用垃圾來抵扣餐費。這個叫作 Higher Ground的餐館坐落在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垃圾填埋場。老板是個年僅25歲,有著慈悲情懷和商業頭腦的印尼人,名字叫羅友卓。
大學畢業后,羅友卓萌生了開餐館的想法。菜系有了,可選址卻讓他大傷腦筋。這天,當焦頭爛額的羅友卓開車來到郊外散心時,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蒼蠅亂飛、臭氣熏天的垃圾場里,許多貧窮的當地人在那里尋找塑料和玻璃用于出售。他想起前一陣子看到電視新聞,市長要求垃圾填埋場的經理想辦法減少填埋場里的塑料垃圾。當時塑料垃圾的價格很低,每公斤大約在0.04美元(不到0.3元人民幣)左右,自然沒有人回收,只能扔掉。
羅友卓靈機一動:何不就此開一家餐館,讓拾荒者用塑料垃圾來支付他們的餐費呢?這樣,一來回收垃圾為環保做了貢獻,二來解決了窮人的吃飯問題,三來把回收的垃圾再賣給回收站又可賺一筆。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說干就干,羅友卓很快與環保部門簽好了協議,在垃圾場附近租下房子,又重新裝修一遍。餐館四周的垃圾荒野經過一系列的開墾改造處理,栽上了果樹和鮮花,種上新鮮的蔬菜,修建了大型停車場。
餐廳大約能容納300人,每餐的餐費大約在0.4~0.8美元(約合3~6元人民幣)之間。大多數菜肴如鯰魚、蔬菜湯、米飯和煮雞蛋等都非常便宜,質量也絲毫不含糊。貧窮的拾荒者可以選擇用可循環的垃圾廢品代替貨幣來支付他們的食物花費。服務員會給客人帶來的塑料垃圾稱重,估算它們的價值,然后從餐費中抵除,多出的費用也會重新返還給客人。
很快,經過一傳十、十傳百的口口相傳,不僅僅是窮苦人,連本地人及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慕名而來。自從餐廳開業以來,餐館每天的收入已經翻了一倍多,達到100美元左右。羅友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餐廳每天可回收1噸的塑料垃圾。
用垃圾付餐費,不但讓拾荒者同樣享受到健康飲食的權利,也為城市環境保護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李 雷)
摘自《青島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