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2時40分,隨著中國聯合航空KN5830航班平穩落地,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機場,已經109歲的北京南苑機場圓滿完成了最后的歷史使命,正式結束民航運營。中國聯合航空的所有航班將轉場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今年23歲的小郭是南苑機場最后一趟出港航班KN5951的旅客,作為土生土長的豐臺人,他很早就與南苑機場結緣。“第一次來南苑機場是爺爺騎著小三輪帶我來看飛機,后來自己第一次坐飛機也是在南苑機場,陸陸續續從南苑機場出發去到了全國不少城市。”小郭說,自己來就是特意為了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這班航班的每位旅客都領到了一套由中聯航贈送的紀念郵票。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機場,南苑機場始建于1910年(清宣統二年),距今已經有109年歷史。南苑機場是中國民航業的發源地,更見證了中華民族百年奮斗的歷史,擁有中國航空史上的多個第一:第一所航空學校、第一家航空工廠、第一次空中游覽飛行、第一條旅游航線……
中國第一座機場
清朝時期,南苑位于永定門南十多公里的地方,這里原是一座離京城較近的皇家獵場。那時的南苑與飛機、與航空并無絲毫聯系。
光緒年間,京郊發生水災,從永定河泛濫出來的洪水沖垮了南苑的土圍子,苑內的動物作鳥獸散。之后逐漸發展成為校閱場所,北洋陸軍第六鎮進駐于此。到了1910年,清政府在南苑鎮廡殿毅軍操場內修建了機棚和跑道,并從法國購買了一架“山麻”式雙翼飛機。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第一個機場,南苑機場由此得名,成為清政府籌備航空事業的基地。留日學生劉佐成、李寶焌回國后,接受清政府的委任,開始試制飛機。
隨后,清政府撥款若干,在南苑廡殿毅軍操場內建了一座飛機試驗廠房,是中國首次由政府主辦飛機制造,在南苑立起的這座廠房,也就成了中國的第一個航空工廠。1911年,在愛新覺羅·載濤主管并籌辦下,中國最早的飛行器研究所正式成立,所址就設在北京南苑大紅門。
1913年,北洋政府在南苑機場建立了第一所航校,至1928年停辦時,學校共培養了150多名飛行員。
第一支閱兵機隊從這里起飛
其實,不僅僅民航,中國的航天事業也起步于南苑機場。航空專家傅前哨介紹,組建于清朝宣統年間的南苑航校修理廠,后來又演變為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第一座火箭總裝廠,因此可以說,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都是從南苑機場起步的。
新中國成立后,南苑機場同樣見證了中國歷史的數次第一。1948年12月17日,南苑機場解放。次年,新中國的第一支空軍飛行中隊即在南苑機場進行訓練,在開國大典上這支機隊就是從南苑機場起飛經過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的。從此南苑機場完全歸屬空軍管理。
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也曾經與南苑機場有不解之緣。1971年7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作為尼克松總統的秘密特使訪華,促成尼克松總統訪華和中美關系正常化,他的專機就是從巴基斯坦起飛,在飛越喜馬拉雅山脈后抵達南苑機場,葉劍英、黃華等人在南苑機場迎接。
1984年,為適應“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經濟需要,中國航空聯運公司正式成立,也就是中國聯航的前身。而北京南苑機場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機場也迎來了“為民服務,溝通運輸”的新使命。
(吳婷婷 裴劍飛)
摘自《新京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