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蝴蝶、這是海螺、這是貝殼……它們都是由五六種蔬菜與面粉加工制作而成。”筆者走進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藍田街道石嶺村王建的面食加工車間,猶如走入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五顏六色的蔬菜面條造型各異,成了大眾尤其是孩子們的最愛。從事蔬菜面條生產3年多來,王建依托自己的實體店和電商平臺,將加工制作的七彩蔬菜面賣往全國各大城市,年銷售收入達200萬元。
發現商機
今年31歲的王建與蔬菜面結緣純屬偶然。5年前,他1歲多的女兒因為一次腸胃病后就拒絕吃蔬菜和米飯,只吃面食。為了讓小女兒開口吃蔬菜,王建聽從醫生的建議,針對孩子喜食面食這一特點,將多種蔬菜、水果制作成菜泥拌入面粉中,試制成面條喂女兒,沒想到女兒挺喜歡,一小碗不夠還要吃第二碗。“既然制作加工成蔬菜面受到女兒喜歡,肯定其他孩子也一樣喜歡。”這讓王建看到了制作蔬菜面的市場商機。
2015年1月,王建在家人的支持下,專門到一家面條廠學習手工面條制作技藝。經過4個多月的苦學掌握了技藝后,他回到家,在當地食藥監部門的幫助下,開始試著做起了蔬菜面。
反復試驗
“做蔬菜面,最難的問題是面粉、蔬菜泥的配合比例。如何把蔬菜加工成菜泥,每種蔬菜和面粉的拌和比例各不相同。”王建說。經過反復試驗,他找到了合適的比例,生產出來的各種蔬菜面,顏色靚、口感好。
試驗成功后,王建就把胡蘿卜、菠菜、南瓜、番茄、紫甘藍、紅心火龍果、鮮葛根等色澤亮麗的果蔬,作為生產“七彩蔬菜面”的原材料,開始了他的創業旅程。
2015年3月,當七彩蔬菜面第一次呈現在人們面前時,沒人相信是用蔬菜做的,反復問添加了什么顏料。于是,王建把生產流程拍成圖片和視頻,用圖像去說服消費者。這樣,有了第一次吃七彩蔬菜面的顧客,有的成了他的回頭客,有的還主動幫他做起了宣傳甚至代理商。
為了擴大自己蔬菜面的影響和增大銷量,2016年起,王建在瀘州匯通超市設立了 “王建七彩蔬菜面”專柜。同時,他又在淘寶、京東等上開起了網店,圖文并茂地展示自己的蔬菜面,并很快在全國的蔬菜面市場有了一席之地。“我的七彩蔬菜面在網上銷售,價格是普通面條的3倍,均在20元/公斤左右。但因為消費者都覺得物有所值,現在根本不愁銷,也從沒有一次退貨。”王建告訴筆者。
造型吸睛
為了讓七彩蔬菜面更吸人眼球增加賣點,從2016年開始,王建在蔬菜面的造型上動起了腦筋,先后增加了海螺型、螺絲釘型、蝴蝶型、顆粒狀、刀削等類型的面條,這些造型各異的七彩蔬菜面一投放市場就受到消費者尤其是小朋友的青睞,銷量更是成倍上漲。
王建告訴筆者,接下來他準備建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消費者只要下載一個APP或掃二維碼,就能全程了解七彩蔬菜面的生產過程,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愛上 “七彩蔬菜面”。
(汪 朝)
摘自《四川農村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