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泉水文化、儒家文化、紅色文化等人文底蘊深厚的村莊為重點,集中打造風貌帶,形成靚麗的美麗村居風景線……2019年1月10日,山東省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濟南市推進美麗村居建設實施方案》,到2025年,形成多片立足鄉土社會、體現現代文明、泉城宜居宜業宜游的省會“魯派民居”建筑群落。
村民有決策權 鄉村的美,美在“千姿百態”,而不是“千村一面”。《方案》提出,先規劃、后許可、再建設,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時代特色,防止“千村一面,萬居一貌”。探索符合本區縣特點、形式多樣的美麗村居模式,尊重群眾意愿,保障村民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
慎砍樹少拆房 現在有的地方村居改造,雖然改善了農民居住環境,卻破壞了鄉村的傳統風貌,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沒有留住。對此,濟南在美麗村居風貌建設上,將注重保護田園風光、民俗文化、歷史古跡、自然景觀,繼承發揚民間傳統建造技藝,“慎砍樹、不填塘、少拆房”,防止照抄照搬、貪大求洋、大拆大建等破壞鄉村自然風貌的傾向。盡量采用鄉土材料、鄉土技術,實現傳統自然材料與現代建造工藝相結合,營造濃郁的鄉土氣息。
村莊規劃先行 建設美麗村居,村莊規劃先行,2019年上半年完成市域鄉村風貌規劃編制。優先開展、高標準編制鄉村振興樣板村、美麗村居建設試點村和特色保護型村莊規劃。到2020年,全市村莊規劃覆蓋率達到100%。
村民蓋房先審圖 《方案》提出,落實村居項目“帶圖審批”制度,建設單位或個人在申領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時,應當提交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或選用農村住宅推薦設計圖集。村居項目開工前,建設單位或個人要與鎮(街道)鄉村規劃建設管理部門簽訂工程服務協議,竣工后要組織參建各方進行現場驗收。
(羅曉飛)
摘自《濟南時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