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是貧困地區群眾脫貧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作用在近些年越發明顯。在充分肯定產業扶貧成效的同時,也需直面產業扶貧存在的某些風險和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相關風險主要是有的地方在發展產業時,只是看到眼前的行情,對于市場的變化分析不足,缺乏足夠的預判;只是看到局部,對全局了解甚少。這樣一來,極有可能是等產業發展起來后,產品的價格一落千丈,甚至無人問津,豐收卻不增收,甚至可能成為負擔。幾年前,筆者在中西部某縣調研就發現,因為橘子價格太低,不夠采摘成本,橘農無奈只得讓果實爛在田間地頭。
對此,各地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發展產業一定要重視差異性,不能雷同化,要完善產業扶貧規劃,發揮比較優勢;要有品牌和市場意識,積極拓展市場,比如有條件的地方可農旅結合,通過吸引游客來消費產品。
(嚴碧華) 摘自《經濟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