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小農戶撐起 良種大產業
“我和良星公司簽訂合同,公司統一發種、統一回收,開展種植培訓,我只管把地種好,等著領錢就行了。”寧津縣津城街道張萬村村民張方池來到承包地里查看小麥長勢。他接著給我們算了一筆賬:“我家這18畝承包地,今年估計能收兩萬多斤小麥種,良星公司以高于市場價一毛五至兩毛的價格回收,我起碼能多掙3000塊。”張萬村這1500畝小麥是按照訂單為山東良星種業有限公司繁育良種。對于這一訂單,全村人很是滿意,收購價格高,他們一畝地一季小麥平均多收入300元錢。
寧津縣的良星種業有限公司是一家農業科技型種子公司,在全國20多個省500多個縣建立了穩定的市場網絡,他們采用“企業+基地+小農戶”的合作運營模式,在寧津縣打造麥種基地6萬多畝,吸收小農戶4000余戶,每年戶均可增收2000元。
寧津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榮興說,寧津縣有8家小麥良種繁育公司,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就達10萬畝,而全縣的小麥年播種面積在66萬畝左右。更為創新的是,寧津縣已經涌現出來60多個由黨支部領辦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把土地交給合作社,小麥良種繁育企業與這樣的合作社簽訂單,便省去了很多麻煩。小麥良種繁育已經成為寧津縣一大富民產業,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讓寧津縣在全國小麥良種繁育市場中站穩了腳跟。
一個“共享大棚”,小農戶圓了現代農業夢
“自己投資不大,水、電、肥、苗等一切費用都是公司負責,農戶只是出人工。而且公司負責農產品銷路,有技術人員現場指導,都管這叫‘共享大棚’。”寧津縣保店鎮村民周艷麗介紹。種大棚零經驗的她在2018年卻大膽地承包了6個蔬菜大棚,根據保店鎮金碩生態園的統一規劃,全部種植茄子。
金碩生態園是一家現代農業企業,采取“企業+小農戶”的合作運營模式,大棚讓小農戶免費承包,承包戶只需要投入勞動力,土地、技術、種苗、肥料、銷售都由企業統一負責,收益企業和農戶五五分成,當天結算。目前,在金碩生態園內像周艷麗承包的這種高標準“共享大棚”一共有88個,不但解決了企業規模大不好管理的難題,也解決了小農戶想種植卻無資金、無技術、無市場的壓力,圓了他們的現代農業夢。
一個品牌,小農戶“傍大戶” 抱團闖市場
寧津縣結合特色優勢農產品布局,緊盯市場需求,深挖當地資源潛力,引導小農戶依托大型企業發展地方優勢特色產業,構建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特”的格局;以龍頭企業引導小農戶發展高品質農業、綠色生態農業。寧津縣和膳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蛋雞養殖為主,是大連商品交易所及渤海商品交易所制定雞蛋期貨交割廠庫企業。公司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商超”的經營模式,聯合該縣甫田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及天潤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玉米及小麥種植基地,生產無公害飼料,帶領周邊200余戶小農戶開展蛋雞標準化養殖,生產的“艾鮮”品牌雞蛋進駐華北千家大中型連鎖商超及門店、3000多家終端社區便利店。
寧津縣鼓勵農業企業通過“企業+農戶”、“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等方式,以訂單收購、保底分紅、股份合作、吸納就業等多種形式,將小農戶納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鼓勵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統一生產、統一營銷、信息共享、品牌共創等方式,與小農戶形成穩定利益共同體。在全縣50余家農業企業的帶領下,3萬小農戶搭上了產業富民的“順風車”,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寧津實踐道路上奮力前行。
(李振星)
摘自《農民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