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勾畫數字鄉村圖景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更好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為我國鄉村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提出了我國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目標,全面勾畫了未來30年數字鄉村發展道路與基本思路,是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的總體方案和路線圖,有助于加快彌合城鄉“數字鴻溝”,推動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形成鄉村振興新動能。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綱要》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提出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數字化生產力,加快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大力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積極發展鄉村新業態,以信息流帶動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物資流,激活農村各種要素,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數字動力。二是全面落實重大戰略部署。《戰略綱要》全面貫徹黨中央關于鄉村振興和信息化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振興”的戰略部署,切實體現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戰略要求,注重加強與“互聯網+現代農業”、農業裝備和信息化、網絡扶貧行動等政策結合,充分發揮信息化在鄉村振興中的先導力量作用。三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戰略綱要》樹立改革思維、戰略思維和系統思維,針對“三農”信息化發展存在的共性問題、難點問題,加強統籌謀劃,完善政策支持,在資源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項目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資數字鄉村建設,加大投入力度,著力補齊短板。

  四步走全面建成數字鄉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綱要》結合當前與長遠,提出了四個階段性戰略目標:到2020年,“數字鄉村建設取得初步進展”,全國行政村4G覆蓋率超過98%,農村互聯網普及率明顯提升;到2025年,“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鄉村4G深化普及、5G創新應用,城鄉“數字鴻溝”明顯縮小;到2035年,“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城鄉“數字鴻溝”大幅縮小,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數字鄉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前兩個階段體現了補短板和強基礎的短期目標。后兩個階段體現了創新與均衡發展的中長期目標。

  “彌合城鄉‘數字鴻溝’”與“堅持城鄉融合”是亮點

  傳統社會中鄉村社會發展受制于信息閉塞、教育滯后等不利因素,進入信息社會以后數字經濟逐漸縮小了城鄉間的數字鴻溝,為鄉村的社會培育和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撐。

  《綱要》提出“著力發揮信息技術創新的擴散效應、信息和知識的溢出效應、數字技術釋放的普惠效應”,“著力彌合城鄉‘數字鴻溝’”,其實質是強調更好地運用科技創新的“普惠效應”及其創新的體制機制的綜合性政策效應。同時指出要“堅持城鄉融合,創新城鄉信息化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引導城市網絡、信息、技術和人才等資源向鄉村流動,促進城鄉要素合理配置”。要讓廣大農民群眾更好地分享經濟發展、信息化發展成果,以此提高農村地區居民生活質量,“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同時也更有利于促進城鄉的均衡發展。

  數字鄉村“補短板”和“強基礎”是關鍵

  《綱要》提出“加快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農村數字經濟”,“強化農業農村科技創新供給”等重點任務,“補短板”和“強基礎”是關鍵。數字經濟已經深刻融入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質量與效率提升的驅動力,加快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補齊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這一“短板”是實施“互聯網+農業”的基礎。

  《綱要》提出在加快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大幅提升鄉村網絡設施水平,完善信息終端和服務供給,加快鄉村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在發展農村數字經濟方面,要夯實數字農業基礎,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創新農村流通服務體系,積極發展鄉村新業態。只有做好“補短板”、“強基礎”的關鍵工作,才能抓住數字經濟帶來的農業發展的新機遇,積極開展電商業務,實現傳統農業的全產業鏈轉型和升級。

  (劉 暢)

  綜合《中國青年報》、新華網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