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互聯網+農業”讓“麥客”少跑冤枉路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時下,河南8600萬畝小麥正陸續收獲,中原麥區“三夏”生產熱鬧繁忙。在河南洛陽市的河南省智能農機創新中心,2萬多臺農機被接入了互聯網平臺,農機跨區作業的軌跡、機收面積和農機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

  河南省智能農機創新中心是河南近年來推進“互聯網+農業”,服務“三夏”生產的縮影。跨區機收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的創舉。盡管聯合收割機總量充足,但在過去,受調度指揮難、信息不暢、在途時間長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在高峰時段仍存在缺機的現象。

  50歲的“麥客”劉成欽是河南省 鹿邑縣人,今年是她與丈夫跨區收麥的第13個年頭。每年麥收前,劉成欽會給各地的親戚朋友、“老主顧”挨個打電話。小麥熟得如何,收割價格高低,哪里麥多機少,摸清情況后,再擬定行進路線,約定收割時間和大致的畝數。

  追著小麥成熟的軌跡,劉成欽一路向北,從豫南起步,經河南進入山東,一直收到天津一帶,歷時1個月左右。這幾年,劉成欽跨區作業的收入縮水了不少。“前些年,一臺收割機收麥賺四五萬元,現在只有一兩萬元。”劉成欽說,現在農機多了,麥收市場競爭激烈,如果能做到科學調度,讓供需匹配,我們就可少跑冤枉路多賺錢。

  如今,隨著“互聯網+農業”發展,河南部分地區借助信息化手段,科學調度農機作業,使供需有效對接,正讓劉成欽的期望變成現實。

  許昌市農業機械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服務“三夏”生產,近年來許昌開發了“智慧農機”測畝計產系統,建設了許昌“智慧農機”信息平臺,為全市2400臺聯合收割機安裝了“智慧農機”終端,具備定位導航、聯動呼叫、智能測畝等功能,減少了“麥客”跨區作業在途時間,作業面積和糧食產量同時在終端和平臺顯示,有效減少人工投入。

  許昌縣紅偉農機合作社的124臺收割機安裝了“智慧農機”終端。理事長李紅偉說:“終端非常好使,1臺收割機比以前少雇1個人,1季最少節省開支3000元。因為不用量地,收割機干的活更多,可增收5000元,算下來1臺收割機多收入8000元沒問題。”

  (孫清清)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