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邊分布著大量鹽堿土地,一直無法用于農業生產。從2018年開始,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在這里開辟了向大漠要耕地的試驗田,今年又擴大了試種規模。6月3日,今年的稻苗在這里扎下了根。
海水稻試驗田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西緣的岳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試種面積300畝,稻苗以機械化方式播種。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新疆區域負責人曹志順說,試種地塊含鹽度高達17‰左右,pH酸堿度超過8.0,屬于重度鹽堿土地,“海水稻有改良土壤、降低鹽堿的效果,3年至5年這片鹽堿地就可以改成良田。”
“這片試驗田過去是一片戈壁灘。”巴依阿瓦提鄉鄉長阿里木江說,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今年開展了第二次種植試驗,去年試種了80畝,當地農民看到了試種成效,今年擴大為300畝,“我們全鄉鹽堿地有1.5萬畝,完全無法種植,老百姓聽說海水稻能把荒地變良田,都很期待。”
曹志順說,2018年岳普湖縣試驗田畝產549公斤,取得初步成功。“我們團隊設定的國內鹽堿地海水稻收獲‘合格線’是畝產200公斤,畝產549公斤的成果遠超預期,說明這里的鹽堿地有很大的開發潛能。”
(于 濤 李志浩)
摘自新華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